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标准答案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工程 干扰 习惯 制度 细胞 骨质 牙髓 记忆 语词 情绪 骨质 细胞 颈部 干扰 规律 全球 文明 细胞 纤维 牙髓 | 时间:2024-04-20 10:41 | 人浏览

【答案】我们到底要不要做虎妈

最近虎妈成为热点,几乎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在谈论虎妈,赞赏或批判兼而有之。
  在虎妈之前,中国妈妈的另一个代名词是推妈,亦即中国妈妈会推动孩子前进,不管是虎妈还是推妈,都让很多中国妈妈很不高兴,觉得这是负面的评价,是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的。
  其实,我不认为所有的妈妈都可能成为虎妈,因为每个妈妈的潜质不同,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具有虎妈的坚定的意志、超强的执行力,以及不受干扰的主见。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虎妈推动,有些孩子,非常逆反,越推动,他越退着走;还有些孩子,不能承受压力,稍微有点压力,就非常郁闷,如果背后有个虎妈,虎视眈眈的,随时准备推动他向前走,他会崩溃的。但是,有些孩子,他非常需要虎妈,如果没有虎妈在背后支撑和监督,他很可能会懒散,没有压力和动力,那么不管这个孩子有多么好的资质,都有可能白白浪费了。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虎妈,但是,有的孩子,必须有虎妈来推动。
  需要虎妈推动的只有一种孩子,就是活泼型的孩子。这类的孩子,兴趣广泛,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不专注,容易分心,做事情虎头蛇尾,思维活跃,但是,行动力比较差,他们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他们实施行动,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建立良好的习惯,他们非常需要有一个人来推动他们,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否则,他们就是一个散漫的孩子,自己能化解压力,从来不觉得这是世界上有什么是紧急时刻,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他们只会沮丧一小会,然后又会兴高采烈的,忘了一切烦恼。我在网上找到一张图片,很能反映这类孩子的特点,他们做事情分布清楚轻重缓急,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没有条理性,太感性,太随性,没有目标,不看重结果。
  看到图片下面的那行字了吗:他们是正义的超人兔子,在比赛途中接到了出任务的B。B。CALL。活泼型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他们兴趣广泛,能分散他们注意力的事情又太多,所以,他们需要有一个虎妈,来规范和监督他们的行为。
  但是,其他孩子呢,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呢?
  力量型的孩子,只需要家长做好理想教育,让他们有理想,有目标,他们就能自己很专注的去做。就像我们常说,让驴子向前走,只需要在他们前面吊一根胡萝卜,让力量型的孩子向前走,只需要把胡萝卜换成孩子的理想和目标就可以了。当然,他们也需要妈妈纠正一些细节的偏差,比如他们做事情也是粗枝大叶,容易骄傲,需要父母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细节,提醒他们保持清醒。
  温和型的孩子,他们需要妈妈手把手的教,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的教,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对孩子,应该留出一定的高度,让他们踮着脚能够到,这样他们才能有进步,其实,对温和型的孩子,这样是错的,他们不够有自信,行动比较慢,进入状况也比较慢,对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情很恐惧,如果他们感受到可能会有困难,他们就会退缩。所以,对这样的孩子,更需要一个拉妈,一点点的拉动孩子向前走。
  完美性的孩子,需要一个温和的,要求不高的妈妈。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很高了,已经很看重胜负了,如果父母再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会承受不了的。所以,完美性孩子的妈妈应该给孩子减压,让他们更轻松,让他们学会降低对自己和他们的标准,不要把胜负看成唯一,让他们能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
  所以,是不是做推妈虎妈,要看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不需要出手时,就默默的关注孩子好了。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做妈妈的,不能因为有一个孩子不需要妈妈推动,就认为家里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不需要推动。
  做合格的父母不容易,以前,我认识的一个哈佛的教育学博士曾经说过:培养孩子,就需要勤,勤能补拙,勤包括父母的勤和孩子的勤,父母的勤是孩子的良好补充。而他自己的孩子,刚刚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从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多数父母可能都没有给我们一些指导建议,因此,我们自己摸爬滚打来面对世界,面对成长中的遗憾,我们总希望在我们的孩子的成长中能弥补,所以,我们希望能尽自己可能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建议。但是,不论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个经济学家讲的一样:只要社会有发展,社会上的产业结构就必须要不断转型,未来的产业结构就一定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而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能适应这样产业结构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但是,一旦适应了,收入也就越来越高。其余的更多的人,不能适应高精尖的社会发展,就讲成为普通大众,成为社会的低下层,收入低,日子过得比较艰辛。这句话有两个含义:1,我们的经验,不一定适应我们的孩子。2,孩子的成长中,竞争越来越艰巨,孩子的压力比我们大。所以,对孩子,该推动的时候,要推动,该帮助的时候要帮助,但是,面对不同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做法。了解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成致-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作者简介】
  黄微: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讲师。多家亲子网站特聘专家,多家教育杂志撰稿人、国家一级培训师,著有《我最想要的亲子性格书》、《做个好妈妈其实很容易》等多部作品。资深家庭和教育咨询专家,黄微家庭&教育咨询创始人、首席咨询专家。

答案有错

上一篇:我们的红薯熟了

下一篇:我来做你来学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