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天下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正直的无私的、稳定的师爱。
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在人的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教师对后进生应该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禁绝粗话俗话,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育财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教师给予孩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生活上的细心照顾、活动中的耐心引导,还应表现在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中。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来。老师的性格往往从孩子的身上也可体现出来。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圣人”,是完美无缺的。常听家长和我沟通说:“我家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了,我说什么也不听啊!”作为教师的更应该从细节做起,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好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么多双天真、无邪眼睛的注视下,不允许自己出错。正如陶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要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上一篇:爱是一把金钥匙
下一篇: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