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习之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转移的,要“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就有必要研究“注意”与“节奏”的关系。不同的阶段“注意”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最初1 ~ 5分钟注意不稳定,学生心理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其中15 ~ 25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最佳状态。下课前7 ~ 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这就为我们把握教学节奏划定了大致的区域。授课伊始,教师不宜立即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而应注意诱发,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移至课内,或放一段悦耳的音乐,或搞一个有趣的活动……以快节奏运行,步步紧扣,层层深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其后,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稳定。此时节奏或慢或快,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或朗读、或活动、或讨论,做到环环相扣,波澜起伏。这一阶段要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如:由朗读进入游戏,由讨论进入评价,使学生注意力再次或多次反弹,巩固课堂所学。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开发他们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愿望、总是和体验,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克服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学法指导,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哲理
下一篇:站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