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标准答案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主题 政协 世博会 记者会 民意 蚂蚁庄园 成语 故事 | 时间:2023-11-12 17:57 | 人浏览

【答案】王守仁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王守仁生于明朝中期,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其一生事功赫赫,尤其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卓越的成就,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理,要求知行合一,维求其是。在自身高境界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包括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对后人的启发是非常重大的,他在很早就提出要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鼓励孩童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遵循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些依然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先进思想。


关键词:王守仁个人成就、王守仁教育思想、王守仁思想的启发

一、王守仁的教育实践成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二、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王守仁认为,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稿矣。”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不怕拘束与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所以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依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才能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好像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强调自求自得,反对崇拜偶像、盲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他认为如果儿童的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这种强调自求自得、独立思考、勇于怀疑、不盲从迷信,不人云亦云的精神是很突出的。他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儿童学习应从现有基础出发,逐渐加深,沿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发展。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儿童的接受能力达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说等。既不能要求过高过急,也不能停留在固定的低水平上。如果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进去,就会象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苗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有害无益。
三、王守仁对我们的启发
王守仁对我们的启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方面,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同儿童的特点,鼓励孩童在自我优势的方向上发展,同时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给予太大压力,反而压抑了儿童求学求职的欲望。最后鼓励孩童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最后,我们要看到王守仁之所以能够成功育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始终以成为一个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技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答案有错

上一篇:往返跑不等于折返跑

下一篇:万能说课稿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