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今天的唐山已经形成了以国有特大型企业唐山陶瓷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唐山惠达陶瓷集团、唐山市高压电瓷厂等34家规模型企业为支柱,由遍及市属五区十县(市)的200余家国家、集体、个体、独资、合资企业构成,拥有数万员工,集工业、建筑、卫生、日用、美术各类瓷种为一体,规模宏大、技术先进、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陶瓷生产基地。唐山陶瓷产品遍销全国、问鼎世界,是唐山这一北方工业重镇的支柱性和代表性产业之一。
历史上的唐山陶瓷业
唐山陶器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以迁西县西寨为代表的唐山地区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及其碎片,并有制陶原料及制陶工具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唐山的先民已经开始大量就地取材生产陶器了。但是由于唐山南滨渤海、北依燕山,地处中原与东北的走廊地带,历史上多发战争,有记载的无人区和频繁移民举不胜举,经济文化多遭磨难,历史延续性屡受破坏,唐山陶器的生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但常有中断。唐宋以来,河北省的邢州(今属邢台市)、定州 (今属保定市)、磁州(今属邯郸市)已先后成为全国知名的瓷区时,有丰富原料、燃料、矿物资源的唐山制陶业却裹足不前。
自元明以来,唐山及周边地区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给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史料称:明洪武六年(1373年)冬,有来自产瓷地的江浙鲁闽移民迁来滦州,给唐山带来江淮文明,于是,唐山乡集繁茂,窑业兴隆。民间相传,唐山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有山西、山东等地移民带来制缸技术。
1810年版《滦州志》称,“瓷器,出唐山一带,黄黑粗瓷,瓮、盆、盘、盂之属”。1936年版《滦县志》对陶瓷生产有了较详细的记述,亦不过“唐山产粗笨大缸、瓷盆。”并首次提到“近年则兼制精细之瓷器”。可见永乐至晚清年间,唐山陶瓷的历史还仅仅是粗瓷的历史。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唐山有了白瓷的生产,这不过是改良了的粗瓷,即以粗瓷料加工细做,施以化妆土,施釉烧成,有了白瓷表面和彩饰。唐山的制瓷技术学自彭城,以碗类制品为主,也有了瓶、罐等婚嫁用瓷,但还算不上真正的白胎白瓷。清光绪十八年 (1882年)以后,西缸窑的田鹤群以手工作坊制作了唐山最早的白瓷,但其制瓷的技术未能下传。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使唐山这座沿海工业城市逐渐形成,给唐山陶瓷的工业化生产带来契机。当时的启新水泥厂即辖有花砖厂、缸管厂、瓷厂等,使用了电力、机械、化验等手段从事小量瓷器制作。1914年,启新瓷厂正式建立,先后由德国技术人员昆德父子经营管理。由于其瓷质灰暗,被人称作洋灰瓷。1924年,启新瓷厂借鉴外国生产卫生陶瓷的经验,用部分国产原料,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1927年,该厂开始生产彩色铺地砖和内墙砖,并承办出口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在启新瓷厂的新技术带动下,新明瓷厂、德盛瓷厂及缸窑各厂,也都纷纷聘请人才,添置设备,改进技术,很快生产出精细白瓷并为唐山陶瓷业带来一段兴旺时期,陶瓷制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奖等殊荣,因此,唐山有了“北方景德镇”的美誉。
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占领,民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唐山窑业生产处于极度的困难之中,日瓷充斥市场,国瓷江河日下,生产不断萎缩。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唐山沦为国民党统治区,战乱不断,民无宁日,唐山窑业生产不仅未能得到恢复,反而日益破败。到1948年唐山解放前夕,唐山陶瓷工业一片凋零,全市88户陶瓷企业中,有36户破产停业,52户勉强维持生产的企业开工严重不足,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工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全行业 1190名工人中,失业率高达70%以上,唐山陶瓷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解放后唐山陶瓷业几度兴衰
1948年12月唐山解放以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对唐山陶瓷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关心。1949年春,人民银行冀东分行给予唐山66家私营陶瓷企业贷款折合玉米2225石,可买煤2700吨,救活了这些厂家。至1949年6月,开工复产的陶瓷厂家已达到86家,职工增加到2077人。唐山陶瓷生产开始复苏。
1949年秋,唐山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刚刚复苏的唐山陶瓷业又遭遇了一场浩劫。据不完全统计,东西缸窑60户陶瓷厂受灾倒塌的厂房就有741间,围墙2800余米,损失各种半成品7万多套件,造成的损失价值约合玉米6万公斤。由于当年农业歉收,城乡购买力降低,造成产品滞销,资金难以周转,工资不能照发,多数企业被迫再次停产。
市政府为扶植各厂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再次由银行向受灾严重、困难较大的14家陶瓷厂贷款384万元,可买煤820吨,并组织劳资双方制订抗灾措施。经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到1949年底,全市的陶瓷厂家全部开工复产。同时,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建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签订了《劳资集体合同》,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工时、工资与劳保福利、奖励与处分以及劳动规则等作了具体规定,使劳资关系得到调整,职工积极性得到发挥。1949年6月,由政府接管了德国资本家昆德父子经营的启新瓷厂,成为唐山第一家国营瓷厂,在各级领导的特别关怀下,到年底,在厂工人已恢复到解放前的实际水平,达到456人,总产值51万元,在唐山陶瓷企业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1930年建厂的德盛瓷厂,解放初是唐山最大的陶瓷企业。作为当时与开滦、启新、华新、南厂、电厂等相提并论的唐山八大企业之一,党和政府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半年后的生产已恢复到最高水平。该厂1949年11月由政府正式代管,企业获得了新生。
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陶瓷行业积极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努力争取愿意接受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明资本家带头实现公私合营。1950年9月,以秦嘉福为代表的东陶成义记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1951年至1953年,三合义瓷厂、新明瓷厂、德盛瓷厂、德顺隆瓷厂等先后被批准公私合营。1954至1955年间,又有同成、谦益恒、天德、大和等厂先后实现了公私合营。这时,国营企业已有3户,公私合营企业8户,使原有25户私企得到改造。上述企业总产值已占全行业的71.08%,职工人数占全行业的72.71%。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6年,全市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市政府根据37户私营企业的申请,批准全市陶瓷工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唐山陶瓷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根据资方自愿、有利于改造企业的原则,对唐山陶瓷企业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改组改造,将原来的47个自然厂联并为29个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
为了加强对陶瓷工业的领导,1956年,成立了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陶瓷企业生产逐步纳入了国家计划,健全了组织机构,配备了干部,确定了各级管理人员,明确了职责范围,完善了各种定额和原始记录,加强了成本核算,制定了各种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显著加强,进一步促进了陶瓷工业的发展。据陶瓷公司所属29个企业统计,1957年,工业总产值相当于1949年的11倍;主要产品产量以1951年为100%,则1957年日用细瓷为194.5%,陶管为247%,化学瓷为50倍,电瓷为201%,耐酸瓷则为千倍以上。产品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日用细瓷一级率由 1952年前的60%提高到80%。卫生器、釉面砖及日用细瓷相继从 1955年和1956年开始出口。产品成本逐步下降,据8种可比产品成本统计,1957年比1953年降低了15.57%到64%,5年给国家上缴利润等于国家投瓷的5倍多,为陶瓷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各企业间争相攀比高指标,多次修订“跃进”计划,使全行业的年度计划,远远超过于实际可能,浮夸之风蔓延。
同年6月,陶瓷行业根据上级保“钢帅升帐”的指示,在各厂掀起了大搞耐火砖和瓷窑炼铁的群众运动,挤掉了其它产品的正常生产,损坏了直焰窑炉,使陶瓷行业遭受了较大损失。1959年至 1960年,陶瓷行业开始贯彻“鞍钢宪法”,工作重点转向提高产品质量、技术革新和加强企业管理,在此阶段,唐山陶瓷行业共实现双革项目数百项,为改变唐山陶瓷的生产技术面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大跃进”在改变陶瓷工业面貌、提高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严重的失误和教训。不顾实际可能,盲日追求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造成许多产品因质量低劣和没有销路而报废。执行了“以钢为纲”的方针,为了保“帅”升帐,大搞耐火砖,造成产品比例严重失调。为了完成炼钢、炼铁任务,违背科学,在全行业搞起了瓷窑炼铁,致使各厂几十座直焰窑烧塌损坏,陶瓷生产几乎陷于停顿,人力物力及减产损失极为严重。
从1961年起,陶瓷行业按照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行了整顿,增加了日用瓷产量,压缩了卫生瓷、化学瓷和耐火砖的生产,停止了一些滞销产品的生产,并建立健全了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唐山陶瓷工业又呈现了繁荣兴盛景象。
从唐山解放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间,唐山陶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植下,有了很大发展。以陶瓷公司为例:截至到 1965年底,职工总数增长到6845人,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43万元,提高到2810万元,增长18.65倍;日用瓷总产量由1949年的936万件,增长到6088万件,增长5.5倍;固定资产(原值)由1956年公私合营时的489万元,增长到2185万元,增长3.47倍。唐山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建筑卫生瓷、日用(出口)细瓷、日用粗瓷、工业理化瓷、高低压电瓷、艺术陈设瓷以及与陶瓷业相关的石粉、花纸、机械为一体的门类较齐全的唐山陶瓷工业体系。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唐山陶瓷业的发展遭受巨大挫折。
仅据1968年统计,陶瓷公司所属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了17.7%,日用瓷比1966年减产23%,各种产品质量普遍下降,废品增多,企业利润比1966年减少了66.12%。
1973年以后,按照中央发出的“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在邓小平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期间,陶瓷系统对企业管理进行了全面整顿。陶瓷各厂开展了“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深入开展比、学、赶、帮劳动竞赛,使陶瓷工业生产出现了转机。1975年,全面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试验成功骨质瓷等一批新产品,使唐山陶瓷开始恢复生机。
然而,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使陶瓷工业又遭受了严重毁灭性的破坏。仅陶瓷公司所属企业就震亡职工 1237人,重伤846人。96%的厂房建筑被震坏,92%的窑炉和43%的机械设备受损,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损失多达3854万元,占原有资产总值的63.08%
为了尽快重建复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陶瓷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全国人民以及解放军的支援下,在刚刚掩埋了亲人和衣食住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恢复建设,开展了清理废墟、建设厂房、安装设备、恢复生产和大上生产水平的五次群众大会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运力,按厂一个一个地恢复建设。1976年8月29日,震后一个月,唐山陶瓷厂烧出了第一批被誉为“抗震卫生瓷牌”卫生洁具。唐山陶瓷人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建起了一座新的“北方瓷都”。到1978年,生产能力基本达到了震前水平。
改革开放使唐山陶瓷业展翅腾飞
1979年开始,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唐山陶瓷工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80年,陶瓷行业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创出了大地震后的最高水平。
1979年,首次研制成功卫生陶瓷台式洗面器,填补了国内空白。1980年,“唐陶”牌卫生陶瓷荣获国家银质奖,这是全国卫生洁具获得的第一块奖牌。1982年8月,“三环”牌釉面砖和“前进”牌洗面器双获国家银质奖章。
1986年,国家经委、轻工部把唐山陶瓷列入重点技术改造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在企业内部推行了经济承包,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在重点企业推行了厂长任期目标管理。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各厂的生产经营日益活跃。唐山陶瓷公司当年共建成6条循环式辊道烤花窑和3条新型节能窑,同时,用自有资金420万元对各厂的原料、成型工序的主要设备进行了改造和大修,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有了全面好转。日用陶瓷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9.34%,当年实现利税2076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1.71倍,使陶瓷工业获得新的发展。
1988年,唐山陶瓷公司被国家授予自营进出口权,成为唐山市第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形成的出口产品由外贸一家包销,企业对出口产品品种、价格、数量无权选择的局面,使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放开了手脚。自此,唐山陶瓷日用瓷出口量和创汇额逐年递增,从1989年自营出口创汇的286万美元,到现在每年达到5000万美元左右,成为唐山市属企业中的创汇大户。
从当年开始,陶瓷公司为了引进资金,谋求更大发展,先后对所属骨干企业实行了合资改造,建成了渤海、长城、华美、中盈、长源、华艺、嘉唐等合资(合作)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成功,不仅为公司引进外资919.75万美元和一批先进设备,实现了对企业的高起点、跨越式的技术改造,而且为唐山的产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1991年以后,唐山陶瓷集中优势兵力,全面落实轻工部在唐山建设高档陶瓷出口基地的“八五”技改规划,推进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骨瓷第二条生产线主体厂房建成,玉兰瓷生产线、白玉瓷扩产线、煤气厂均已投产。釉面砖厂和七瓷厂利用意大利卖方贷款引进了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窑炉及其设备。釉面砖厂生产的高档玻化砖已经产生了规模效益。七瓷厂用进口设备生产的“釉下手彩精陶”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已打入国际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科技兴陶”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震后取得128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奖46项,市厅级奖57项,极大地推动了陶瓷事业的发展。
1990年12月,以唐陶、建陶两厂为核心组建了唐山胜利陶瓷(集团)公司和胜利陶瓷企业集团。1991年至1997年,对唐山市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实行了大规模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 6.12亿元,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是胜利陶瓷集团实施“三改一加强”和“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5月28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唐山胜利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九五”第一年的目标首战告捷,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由往年的亏损大户跻入唐山市属企业利税大户的先进行列。全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5,076.82万元,同比提高72.89%;完成工业增加值18,417万元,同比提高26.28%;完成销售收入(含税)41,557.26万元,同比提高59.83%。全面超额完成1996年各项工作任务,其中,实现利税位居唐山市属企业第三名。
1996年5月,唐山陶瓷集团暨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统管了市属大部陶瓷工业企业,成为全省日用陶瓷行业第一家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同年,唐山陶瓷集团进入国家重点联系的1000家国有骨于企业之列,进入国家的300家重点支持企业行列,1997年,又成为全国120家试点企业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内日用陶瓷行业首家国有特大型企业。
1998年6月,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和胜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了强强联合,组建了新的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下辖16个全资子公司、11个控股子公司、3个参股子公司、11个直属分公司、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职工教育培训中心、1所高级技校、1所医院、2所小学、职工32,59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21人、总资产32.7亿元。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1999年的澳门回归,唐山陶瓷均被光荣入选为礼仪盛典用瓷。唐山陶瓷集团所属的华美陶瓷公司近7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成为行业的标杆。唐山建筑卫生瓷产量名列河北省第一位,卫生瓷产量居全国第一。
市场经济的建立,鼓起了唐山陶瓷业腾飞的风帆。在国有陶瓷企业发展的同时,各种所有制陶瓷企业似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如繁花、似锦绣,烘托出唐山陶瓷这一主导产业的繁荣。
在这时期,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唐山惠达陶瓷(集团)公司,从一个28万元起家的乡镇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卫生陶瓷行业中三大陶瓷企业集团之一,拥有总资产3.8亿元,下辖8个中外合资企业、6个内资企业、职工达5000人。主导产品有卫生陶瓷、塑料配件、压克力浴缸等5大系列产品近100个品种,年产卫生瓷450万件,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创利税1.1亿元,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成为河北省先进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与此同时,兆峰、庄头北、吉普森等20多家外商独资企业,也都慕名来唐投资建厂,淘金于“北方瓷都”,将当今世界先进的陶瓷,工艺及管理模式带人唐山,为唐山陶瓷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其超凡脱俗的产品,为“北方瓷都”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唐山陶瓷走向世界辟出了一条新途径。
以海格雷瓷厂、越河瓷厂为代表的一批县、区属企业迅猛发展,与国企、外企、乡企、私企、合资企业并驾齐驱,纷争天下,以优异的业绩,雄踞“北方瓷都”一方。
以丰南深港陶瓷专业村为代表的一批个体陶瓷企业以其船小掉头快、经营方式活的独特优势,游弋于众多陶瓷大企业群体之间,拾遗补缺,成为“北方瓷都”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唐山陶瓷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唐山陶瓷厂生产的系列卫生洁具荣获国家金质奖。“红玫瑰”骨质瓷、“三环”牌釉面砖等6项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另有78项陶瓷产品荣获省优、名牌奖。
上一篇:唐山陶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