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标准答案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主题 政协 世博会 记者会 民意 蚂蚁庄园 成语 故事 | 时间:2023-11-12 17:58 | 人浏览

【答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无独立的思想可言。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经常问一个为什么,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体育要重在理解,要想清道理。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所以,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培养,形成习惯。有了它,学生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动力、积极性和能力。就有了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可能。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讲解过细容易造成这样的弊端:不分主次,不利于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而是机械地记住某些具体的结论;不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老师不讲就不会,也就是说,没有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较大。因此,教学过程要注意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
其次要恰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处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动作概念的形成,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它们的应用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和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做到“心服口服”,即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的“成就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这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适合学生情况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重要的是,要允许不同见解,允许暂时保留和“想不通”。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是难免的,首要的是敢想。教材,特别是教学过程,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讨论和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学会了思考,更尝到了独立思考的“甜头”,使他们乐于思考,这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总之,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既要有正确认识,又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要长期坚持,有意为之,潜移默化,先要入进门来,“得道”也就不难了。

答案有错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