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
【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否把我们的学生越教越聪明了?当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新课程标
准的教育呼唤“教育智慧”,呼唤教师要成为启迪与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师,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
关键词: 教育智慧 灵动 智慧 智慧型教师
一、引言
某实验小学的课题组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然后让一名数学特级教师对低、中、高三个年段随机抽取的各二十名学生进行测试。题目是: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还有1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
这一结果引发了教师们对教育现状的追问和反思:即以现有的教学方式,我们是否把学生越教越聪明了?当今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究竟还缺少什么?
长期以来,教师把各种理论模式照搬、移植到课堂,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感悟而对其进行实施、利用,以致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被萎缩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被淡薄了,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盲从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问:当下的课堂究竟缺少了什么?或当前教师的素质中亟待加强些什么?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教育智慧。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呼唤“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突现出来,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充满智慧。
二、什么是教育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田慧生教授在〈〈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一文中说道:“如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教育智慧之于教育,同样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叶澜教授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几个方面。
而教育智慧的这几个方面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的。记得曾经听过我校教师上的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2Where’s the post office?的一节课,上课教师设计了这么一个任务,溪口是四A级国家风景名胜地,每年有大量游客来参观,有一天一个游客迷路了,向你问路,请你帮助游客来指路。基本上的学生都在运用“Where’s the…” “How can I get to the …?”等本单元的目标语言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但是有一位学生却突然举手问, “Miss Hu, Why doesn’t he take a taxi?” 那位老师先是一楞但立刻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建议,并给予了表扬。虽然学生所用的并非是老师要求在本课掌握的目标语,但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语言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我想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解决了新情况,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应该是具有智慧的。
在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11 What time do you get up?的一节公开课上,上课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任务:让学生运用What time do you get up/go to bed?等目标语去采访周杰伦、张韶涵等明星的日常起居情况。课后一位老师在点评时说,“任务型教学”强调任务的真实性,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只求兴趣,不求实际,因为吃饭、睡觉、起床都是极其personal的问题,如果你当真问他们这些问题,你可能得到的是白眼,甚至是一个巴掌。她还说Go for it 的教材很人性化,它让学生设计家人的洗澡时间表,因为家里只有一台淋浴器,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让学生来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或参加英语夏令营的时间表等符合生活实际的任务。这位教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深刻领悟,来源于教师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不断提升的教育智慧。
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智慧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
三、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
智慧型的教师会用自己的智慧与灵感开启学生的智慧,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激发他们灵感的活跃性,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他的课堂应该也是充满智慧的课堂。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巧妙、多样的导入让学生动起来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的溶入到英语课堂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灵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利用学生汇报、师生交谈等谈话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也可以利用 chant、儿歌、英文歌曲等使学生唱起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音像等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8 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 一课时,笔者准备了《Take me to your heart》、《My heart will go on》、《Proud of you》等一些学生较熟悉的经典英文歌曲,边让他们欣赏,学唱(让会唱的同学还不失时机的露一手),边切入本节课的话题How can singing English songs help your English? 这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在优美的歌曲中,学生不仅激发了想学英文歌曲的兴趣,更促进了他们想学好英语的决心,而课堂也不再沉闷、乏味。
2、非预设生成促使课堂精彩
非预设性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的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或结论,与教师课前预设相左,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学生的回答都能吻合自己的意愿,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教师能有计划、有组织顺利地完成已设计的教案那是一堂成功的好课。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一个富有个性体验的生命体,他们对每个词、某个句子,对教师的每句话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中往往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的。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出现非预设的“生成”。对于非预设生成,也许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尴尬,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会用严厉的眼神、过头的言语制止学生,有的会避开学生的提问,甚至会斥责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没有想到,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扼杀了课堂中的亮点与精彩,有时甚至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而智慧型的老师会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并创造性的进行开发利用,让“意外”在英语课堂中生成精彩。 例如,在上七年级(上)的重点句型“whose… is/are this/these?”时,课上得很流畅,刚让学生学完句型,要进行操练的时候,突然有一只纸飞机飞到了我的脚下,“竟然在上课时玩起了纸飞机!”一股无名的怒火在心底冒了起来,但很快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上对学生发火只会让事情更槽糕,弄不好,不仅不能找到“肇事者”,让师者威信在学生心目中下降,还有可能因为我的 “找不到主人不罢休”的“执着”,使这节课在师生的僵局中完蛋。在十几秒的停顿后,在学生肃静的等待“暴风雨”快来临之中,我若无其事的弯腰拣起了飞机,面带笑容的说“Wow, it’s a nice plane, whose plane is this?”看到老师居然没发火,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胆大的学生又有点活跃起来,师:“Tom, whose plane is this?” 生:“Sorry, I don’t know. Ask peter, maybe it’s his. 师: “Peter, is this yours?” 生:“No, it’s not mine. Maybe it’s David’s.” 师:“David, is this yours?” David红着脸站了起来,“Yes ,it’s mine.” 师:“This is a beautiful plane ,you
are a clever boy, but please don’t play with it in class.” 那位男生满怀歉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道了歉。而我利用这个“意外”,把它变成一种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掌握了句子结构,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用“春风化雨”的方法保护了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更和谐、更精彩。
3、有效的小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套路,构建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去完成。并且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如: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记者招待会等活动。这样通过较好的小组活动设计,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情景”,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完成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高的“意义建构”。
如: 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4 I 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单元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工作和工作地点。在课前笔者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调查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亲戚、邻居等的工作和工作地点,并让他们注意观察这一工作的特点,如使用的工具、接触的人等等为课文的3a打下伏笔,在课上,笔者让学生进行“看工具猜职业“和”模拟“幸运52—你比划,我猜”的两项合作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分小组对同伴进行采访家人的职业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设想的调查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内的调查和汇报都很积极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非常成功,而且汇报的词汇超出了课文之外。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活动,把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既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更能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以更佳的状态,高效地投入到新的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操练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言
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比如,全国英语特级教师施丽华老师主持的“三环英语教学法”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认知—发展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激发兴趣—调控导研—拓思导迁”为教学原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发展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是实实在在地产生于个体的长期实践,不是从书上搬来的,是高水平智慧的结晶。“三环英语教学法”是效实独特的外语教学风格。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而智慧型教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灵动与智慧的课堂,是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不断生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应该有“众里寻她”的投入;也应该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这样的课堂应该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有“轻舞飞扬的创造”,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让我们钟爱教育、钟爱学生,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让我们成为启迪与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
参考资料:
1、刁培萼、吴也显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小敏 课堂活力源于生成——谈初中英语课堂的生成教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年第11期
4、徐徽怡 活化小组活动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上海教育》2000年第3期
上一篇:让幼儿多说
下一篇:让英语教学插上炫彩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