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标准答案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主题 政协 世博会 记者会 民意 蚂蚁庄园 成语 故事 | 时间:2023-11-12 17:59 | 人浏览

【答案】课程整合真的很火

近来课程整合真的很火!
1.清华附小的1+X课程探索为了使学生,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清华附小提出了“1+X课程”的结构。“1”是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或增量或变量。
根据学科特点,附小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真正做到,学科内有整合,学科间也有整合,超学科整合,更让学习跨出了课堂、教室的限制,直接走向了大千世界。
课程整合之后,最突出的亮点是:体育成为核心,阅读成为常态,创新与实践随处可见。
2.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探索2013年9月1日,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正式开学。《北京晨报》称,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其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实施了“全课程”变革。
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始业软着陆。亦小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了“始业课程”,拼音的学习被后推,学科的概念被淡化了,不再是枯燥的拼音学习、机械的生字抄写,而是设计了一个个主题鲜明、饶有趣味的单元,整合现有各个学科,不着痕迹地开启孩子们的小学生活,包括绘本、故事、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游戏等,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一年级教材充溢着游戏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二是实行包班制,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的长处,灵活地安排学生游戏有趣的生活。两个教师包一个班,在家一样温馨的教室里,两位老师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教授全部学科,全方位地关怀和呵护孩子。这样,两位老师“不仅仅是在教孩子知识,更是在陪着孩子度过一天的快乐!”
3.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探索在学科融合的教学案例中,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央视曾报道:上午,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类课程。下午,全校学生则参加自由选修的社团活动,包括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小学开学,孩子们发现课程表变了,上课时间也变了。
“我们发现这样的课程培养更多的全科教师,从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以孩子为中心。改变是一名教师一本教案教一个学科多年、教多个班级的现状,实行一名教师教一个班级的多个学科,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把握住了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目前已经走到改革的前沿领域,其经验令人鼓舞,值得肯定”。
4.常州的5所小学试点“全课程”改革探索一年级学生,书包里就一本教科书,课程表也不是语文、数学、英语,而是“庆典课”、“戏剧”、“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班级读书会”……这种看起来非常新潮的教学方式,是常州市天宁区5所小学整体实行的“全课程”改革的探索。
与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教材不同,全课程教材不再是每个学科一本书,而是将不同的课程融合在一本教材里。“比如现在学《春天来了》,里面有写春天的课文,有唱春天的歌曲,有画春天的图片,甚至连数学科目也和春天联系了起来。”
常州市天宁区有5所全课程研究联盟学校,分别为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香梅小学、延陵小学、清凉小学、北郊小学。
5.除了国内热,国外学校也青睐“全课程”在美国学校里,从幼稚园到六年级,一般都实行“包班制”:每班设一名或两名主任老师(一般为一名),负责本班三十名学生的主要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社会学、科学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在英国,小学阶段一个班级的课程也都由一个教师教学,而且这个班的名字就以这个老师的名字命名,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上课没有任何教材,教师根据全国教学大纲决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多数来自互联网或专业资源网站或生活事例。教师讲解完后就给学生发放活页练习,并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和做题速度发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题量的练习,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检查。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是否举行。
◆课程整合啥魅力,咋就这么火?课程整合的优势何在?下面小编就为您分析一二,希望可以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与尝试。
以人作为课程核心,基于信任进行管理人是一切课程的核心。人好了,课程才好,孩子才好,世界才好。怎样的人才能驱动课程改革?一定是自由的人,充满专业精神的人。
亦庄小学建立了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控制的管理体系。学校把统一要求的东西降到最低限度,学校不考勤,不检查教案,开会不必签到,甚至不统一要求老师交各种材料——这一切的目的就是给老师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全力以赴研究孩子,研究教学。学校化小管理单元,把一切能够下放的权力都下放到级部——一个级部相当于一所小学校,于是,各个级部都在努力个性化发展,每个老师都在自如和舒展地做不一样的事情。而当老师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由的,他才会将这种体验传递给孩子。
亦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法无禁止则皆可为。这里的“法”是指亦小办学的底线要求:学校可以原谅许多,但是唯独不能原谅的是对孩子和教学的怠慢。
“全课程”教育实验的核心不是所有课程的叠加,而是指向“全人”、指向人的全面生活的变革。
打通的不仅仅是课程,更是学生的心“刚刚来到学校的孩子们,上课时肩膀都是耸起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刘畅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说明孩子的内心很不安,对上学有抵触。”
于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也在一年级实施“全课程”育人实验。
没有了学科之分,两位老师包办一个班级!课程变了,教材少了,连教室也在发生变化:讲台拆去了,书桌高度降低了,空白墙都成了孩子的笑脸展示墙,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装帧精美的儿童绘本,随处可见的可爱玩偶,使用方便的收纳盒……这样的教室不像是学习的场所,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
家长嘟嘟妈在微信群里所说的:“书包不用准备,只有简单4本书,学校的要求简单得几乎没有,唯一的就是要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
避免“割裂的评价”,全面捕捉孩子的潜能全科教师“包班上课”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利物浦一所学校校长苏·郝卡斯,至今还是一个兼教数学、逻辑、艺术、地理、文学等课程的全科教师。
她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老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比如说,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很差,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欠缺,但这不代表其他方面有问题——如果没有全科老师综合观察,他可能会被认定为“差学生”。
而教师正是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孩子的潜能。这种潜能,不由学科界限粗疏划定,一名细心的全科老师会发现“爱做火箭的学生”、“擅长拼写单词的学生”……
利物浦德拉萨尔天主教学校校长帕特里克·弗格森介绍说,在英国有个很好的传统,当全科教师发现了某个学生的潜能,学校会有意培养。如今的“足球天才”鲁尼,当年就就读于这所学校,学校为他请来职业球队教练定期作“课外辅导”。
◆课程整合,就是这么玩转起来!
您是不是很好奇,这课程整合如何玩转?下面小编就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为例,简单说说这整合都是咋整的!
课程整合尤其是低段的始业课程,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这些概念,只有一个个主题和相应的活动。到了中高段,虽然分科了,但学科内部的整合力度依然是非常大的。
设计大主题单元比如我们的春天单元,从春天到来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夏至结束,伴随整个春天。期间,多种学科融合,活动、实践全部都在里面,孩子们学得非常饱满、开放、丰富、扎实。一个大主题单元至少需要一至一个半月来学习。
高度开放生活化学习比如说作业,二年级学到“海洋、大地和天空”单元里的大地部分,他们的作业就是模仿法布尔记录观察自然的方式,做一本自然笔记,这是“长程作业”,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进行游戏化教学儿童就是儿童,玩就是他的世界的全部。我们要用游戏的方式,把合理的价值观渗透给他,而不是直接说教给他。
开设戏剧课程学校每周拿出两个课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戏剧课程的学校,应用美国的创造性基础课程来开展教学。
在低段实行包班制包班制带来了教育生态的真正改变,老师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班级生活,让教育慢下来。只要对这一学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了然于胸,哪一天学哪个内容老师完全可以自己安排。

答案有错

上一篇: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下一篇:恪守祖训——曾国藩家训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