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笔者幸福家庭三部曲之二《人格教育决定孩子幸福——培养幸福的孩子》书稿内容节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和来自搜狐教育孤烟直的自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人们常说,为理想而奋斗。但理想究竟为何物?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理想有很多同义语,比如梦想、抱负、志向等。无论何种表达,就个人而言,理想指的是人生目标或人生方向。既然是目标,就有大小高低远近之分。正因为理想有这样的差别,人与人之间才有了不同。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而活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多数人比较认同人为了理想而活着。理想又是什么?理想又来自哪里?人为什么会有理想?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人的起点。人生来下来,作为一个生命体,要维持生命,即要活着,就要具备基本的条件,食物、空气、水,当然还有爱。可以说,这是生命的本能。心理学家把所有这些都称之为需要,也即欲求或欲望。
人生来就有需要和欲望,如果没有需要和欲望,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就不想吃东西,喂什么都不吃,那这个人的生命就很难维持下去。所以,需要的产生与生命体的内部状态直接相关。生命体为了适应环境,就会产生各种需要或欲望。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或者说生命力,推动生命体以一定的方式向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关于需要,最著名的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些层次由低到高发展。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指食物、性、母爱等生理动机。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指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躲避身体遭遇的危险、无忧虑等。第三层次的需要是爱与归属需要,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有需要,人有欲望,就要得到满足。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欲望,人就会去不断追求,不断努力,也即我们说的奋斗。由此可以看出,理想产生于人的需要或欲望。人没有某个事物,又渴望得到它,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理想。理想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人的需要。
正是因为人有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有自己的理想,人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和前进方向。当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它们以高层次的需要为主导,相互交织在一起发挥着动力性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物性需要和后天习得的社会性需要两大系统。
在满足低层次的生物性需要之后,我们要追求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果说前者多指向物质的话,那么后者多指向精神。所以人的需要基本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两者都很重要,但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我们要重视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即我们要树立指向精神追求的高远理想。(孤烟直 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下一篇:孤独影响老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