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小学生戴“红领巾”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建议“取消红领巾”——实际上是取消少先队组织,因为众所周知,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质疑者认为,让六七岁的孩子为他们根本不懂的内容而举手宣誓:“时刻准备着!”显然脱离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能力,是很可笑的。
我认可这样的质疑,但不同意取消红领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必然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是国家意志,不容质疑。但不容置疑不等于可以超越儿童年龄把他们不懂的东西强行灌输。这样脱离儿童实际的做法,也不可能培养出“共产主义接班人”。
不但如此,而且还会助长孩子毫不脸红说假话的习气。试想,他既然能够说出大人要求他说的自己根本不懂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有什么大话套话不能够庄严地说出来呢?如此一来,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只会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
“不值钱的破铜币”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话。谁也无法否认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但恰恰是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
根据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特点,取消红领巾和少先队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就感情而言,红领巾寄托了至少是1949年以后所有中国人少年时代纯真的情怀。那是我们少年时“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是我们“白衬衣蓝裤子”的队服,是夜幕下熊熊篝火映红的“星星火炬”队旗,是山坡上和歌声一起飞扬的袅袅炊烟……是几代人纯真无邪的记忆。如果真要取消,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老少先队员感情上都无法接受。但是,红领巾的内涵完全可以也应该根据时代发展予以更新。
按传统的解释,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象征着投身共产主义事业。“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两句歌词实际上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了大人的教育目的。就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而言,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一点错都没有,而且“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永远都是需要“继承”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今天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这歌词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其表达的教育目的是不完整的。
30年前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了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的要求:“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一表述完整地概括了我国教育目的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求,是符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其中“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要求比起单纯的“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了。
因此,继承传统美德,同时又具备现代意识——善良,正直,阳光,勤奋,自立,守纪,诚信,坚韧,勇敢,求真,尚美,创造,爱国……当代中国儿童应该具备的这些品质,理应成为“红领巾”更丰富的内涵。
下一篇:付出真的总有回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