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讲究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下面略谈几点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只知道备教材、备教法,而我认为学生的地位不容忽视,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先确定好此节课的教学目的,即目标,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为教与学指明方向。由此可见,确定好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干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使得学生为实现目标,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一开始我便把此节课的目标事先设成悬而未决的问题,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为解决如下问题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问题1:整数乘法我们会算了,小数乘整数你会算吗?问题2:它们之间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吗?问题3:在计算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些什么?又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呈现新课时,先出示本课的目标: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和平行线。2、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3、正确理解“相交”和“相互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是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因势利导,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来出示目标,让学生既明确这节课学习什么。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到达预期的效果。
二、发现问题,理解新知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只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自觉地融入到学习中来,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先不急着告诉学生循环小数的特征,而是先出一些商是循环小数的简单的除法让学生计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在除不尽的同时,商的数字会重复不断的出现,此时,学生就出现了疑问和困惑。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自学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如何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对概念进一步深化理解,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动手操作,有效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体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一改教师“讲”、“演示”的常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从正面、左面、前面等不同方位来观察自己摆放的图形,并把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这样一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来经历动手、操作、体验过程,简单易懂、记忆深刻。又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也一反常规的就把乘号用“.”表示或省略的知识点,直接在上课前复习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时,就直接应用。这时,马上就有学生满脸疑团,产生疑问。带着极强的求知欲来往下学习,渐渐地明白其所以然,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机会,发现自我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一个不容忽视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为学生增加自信心。为做到这一点,我采用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绩,以强化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动机。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多鼓励、多表扬。数学作业则采用了由易到难,多层次来完成,优差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全部正确的打满分,有错误的不打分,发现后及时订正,仍打满分。这样可使学生变沉重的作业负担为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乐学、爱学。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一些思维方法、操作方法和探索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质疑、学会解答。这样才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又长智慧,并对自己充满自信,健康成长。
上一篇: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下一篇:发布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