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标准答案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主题 政协 世博会 记者会 民意 蚂蚁庄园 成语 故事 | 时间:2023-11-12 18:00 | 人浏览

【答案】宝贝,我会无条件地爱你

宝贝,我会无条件地爱你
--《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自认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妈妈,对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都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但三年前当看到《无条件养育》这本书时,自己仍然被这种教育理念震撼到了,那种感觉一直记忆犹新。后来当见到对教育感兴趣的人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其大力推荐这本书,希望能让大家从中受益。
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学习了不少教育理念的妈妈仍然会被《无条件养育》所震撼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埃尔菲·科恩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孩子的核心:成人对于孩子的爱,是因为“他们(孩子)是谁”,而不是因为“他们(孩子)做了什么”。这个教育的核心是如此的简单,因为孩子是孩子,所以我们要爱孩子,不附带任何的其它条件。但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由于“好行为”才能得到“爱”,由于“坏行为”“爱”则会被撤回。对此,埃尔菲·科恩在书中说 :“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成人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成人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做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不保留地给予他们爱。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在无条件地爱他们。无条件养育并不是意味着放纵孩子为所欲为,而是将焦点放在孩子的需要上,与孩子并肩协作,将每个孩子看作是独一无二的人,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下面列举一些我日常看到的有条件教育的事例,以探讨其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强迫孩子道歉是在逼迫孩子说谎
幼儿园里经常上演这样一幕:一个孩子向老师告状,说另一个孩子的行为让她不舒服了,于是,老师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首先,老师以审判官的角色判定孩子们的是非对错,然后打着规则的旗号要求“错”的一方道歉,即便此时需要道歉的孩子处于愤怒之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或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老师也会强迫孩子道歉。当孩子带着情绪道歉时,老师又觉得孩子的道歉不够诚意,不惜动用权威逼迫孩子违心道歉,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对此,埃尔菲·科恩说:“孩子做了某件具有伤害性或不好的事后我们去强迫孩子道歉,我们真的认为在强迫孩子说‘对不起’会神奇地让孩子产生抱歉的感觉吗?尽管所有证据表明这并不可能发生,甚至更糟的是,我们是不是根本就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产生了抱歉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出适当语言的行为。强迫性道歉通常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爱的给予和撤回(胡萝卜+大棒)
埃尔菲·科恩认为:“控制型教育包括打孩子、提高分贝和威胁、吓唬、指责、命令、惩罚等。控制型的人要么用爱去控制孩子,要么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收回爱,要么在孩子表现良好时施以大量的关心和喜爱。这就是有条件教育的两种面目: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
1、爱的暂停
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如果老师不动声色地撤出“阵地”,变得冷漠、缺乏温情,这样的行为或许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你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老师的期待时,老师将孩子带去另一间房单独呆着,科恩说这叫“强迫性孤立”或“暂停”。科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让孩子自己选择去处,比如隔壁房间或其它安全的地方而又在老师视线可及的地方,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对。如果所有的选项(何时离开、去哪里、做什么、何时回来)都掌控在孩子自己手里,那么这就不是驱逐或惩罚,通常还可以说是有益的。反之即是惩罚。往往很多老师的做法是后者,带着愤怒的情绪将孩子强迫隔离,有些人的做法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会不停地指责、威胁、吓唬孩子,有些人干脆将孩子揪到另一间房让孩子单独呆着,这些方式都是爱的撤回。
2、撤回爱的后果
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老师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变的动机却是 “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老师的爱”。换来的是暂时的顺从。
老师拥有强大力量,利用孩子需要老师关心、认可、以及害怕失去老师情绪支持的弱点去操控孩子的行为。
撤回爱所造成的最显著的长期影响就是恐惧感。即使到了成年,那些曾被老师或家长这样对待的人也会更容易焦躁异常,他们会害怕暴露愤怒,会不敢面对失败;由于需要回避依附感,将人际关系处理一团糟,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人抛弃。
埃尔菲·科恩说:有撤爱经历的孩子,道德感一般较差,在决定如何与他们交往时,这类孩子不会特别顾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也不会考虑某个人的感受和需要。相反,由于学会了“为避免失去爱而对老师的话惟命是从,他们更倾向于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过度管制
我们老师很多时候会对孩子说:“我接受你,但不接受你的行为”。这样的说法是缺乏说服力,老师对孩子的大部分行为或语言不认可,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孩子强烈感觉到他们作为人不被认可。老师越想控制孩子,最终会发现其对孩子的控制力越弱。当孩子感到被迫做事或做事的方式受到过度管制时,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意识,也会导致孩子对所做的事情兴趣索然,或面对挑战时半途而废。这种专制型的教育会导致孩子较低的内在动机、较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内化、较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较差的自我感觉。
身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掌管”,即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指导、设定界限,但并非“掌控”,即苛求绝对服从、依赖于压迫或无休止的规范。事实上,我们需要“掌管”帮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虽然这听上去有些自相矛盾。我们的目标是授权,不是归顺;我们的方法是尊重,不是强迫。

主班老师眼里引以为豪的“乖孩子”
曾经有位主班老师非常自豪地对我说:“你看,我把这个班管理得多好呀,孩子们个个都非常的乖,极少会有打架的现象。”事实确实如此,这个班的孩子确实是非常的乖,乖得令其她班的老师都羡慕不已。孩子在这个班里确实极少打架,但孩子在家里或升到其它班后却表现得攻击性较强。我宛然一笑,说道:“打着规则的旗号对孩子实施说教、指责、威胁、吓唬等手段让孩子形成的自律,与孩子发自内心,通过自我判断,自我认知形成的自律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老师不在课室,孩子们依然能够安静地各自专心于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律。如果老师在课室孩子就安静,一旦老师离开,孩子们就闹哄哄,这不是自律,而是出于对规则的恐惧,对老师的恐惧。这种以强势为基础的教育方法虽然暂时看起来很有用,但极具破坏性,对孩子的身心灵具有极大的影响。”
我特别“佩服”这位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那可不得不叫你“服”。一个刚才还哭得伤心欲绝的孩子,经她去处理问题,孩子立刻就停止了哭泣;一个刚才还奋力反抗的孩子立马乖乖地服从安排,这可不得不叫你“服”。须不知,这种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哭泣会让孩子将愤怒埋藏在潜意识中,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科恩说:“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对孩子打破规则的行为施以说教、指责、威胁、吓唬等手段,往往孩子更容易打破规则。说教、指责、威胁、吓唬等手段的确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而这个教训就是‘你可以用伤害的方式来对待比你弱小的人’。经常受到说教、指责、威胁、吓唬等手段的孩子会变得更具攻击性。
幼儿园的主要宗旨应该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幼儿园或老师将孩子的“不恰当行为”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必将走入有条件养育的道路,不可能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幼儿园和老师的工作就应该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尊重和信任。面对“淘气”的孩子时,老师可以选择在旁边坐下来并对孩子说:“你知道吗?我真的、真的特别喜欢你。你可以一直做这样的事,这不会改变我的想法。我觉得你好像是在设法让我不喜欢你,但这没用,我永远不会不喜欢你的。

答案有错

上一篇: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下一篇:宝宝穿鞋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