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观摩课并研讨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孩儿屯小学语文组第六次教研活动纪实
地 点:录播教室
参加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曹静
发言人:
王永春 张雅静 郗艳梅 尚国敬
【活动简介】
王永春老师执教《长城》,曹静老师执教《赵州桥》
【研修再现】
第一环节:授课
第一节课,曹静老师授课《赵州桥》
第二节课,王永春老师授课《长城》
第二环节:研讨
1、 个人反思:
首先,曹静老师对自己可进行反思:在课上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先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然后从千年来利用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的设计存留至今,体会它的坚固。出示了课件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感受到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此时,直接切入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两个字------自豪。
接下来,王永春老师进行反思:一、阅读教学要准确把握单元重点。本单元主题为“世界”遗产。一方面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我国世界遗产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也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了重点。通过读中体会,观察画面,引用新闻,联系生活实际、句子比较等体会打比方、列数字和比照等方法的作用。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平时对这些方法的使用了解很少,不能结合具体的词句说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文体的不同来体会作者的表达,学习作者的表达,达到学以致用,用的得体。在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作用时也要结合好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能孤立地讲表达。
二、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领会文章写作顺序。在初读课文基础上我通过引导同学概括每段段意归纳出:观看长城-展开联想-发出赞叹这样的写作顺序。听课后同组教师认为这样做不易于学生把握。其实课文中有挤出写出了作者观察的角度:如远看长城、来到长城脚下、站在长城上。作者的写作正是因为这些观察点的不同而展开的。如果让学生通过读文找一找这些词。学生会更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三、强化段落教学,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中心写具体的方法。课文第一段围绕长城的“长”来写,第二段围绕“高大坚固”来写。不仅写出了长城的特点,而且写的很具体。但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强调文章的表达,将段落肢解,不利于学生整体感受作者怎么写出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在层次上不是很清楚。围绕一个中心写具体是中年级段落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尤为重视。
2、 研讨:
张雅静:这两堂课的教学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在汇报时教师牵引的痕迹较深,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致使小组合作的意义缺失。
郗艳梅:这两篇课文都是写建筑物的文章,应该归为说明文,那么说明文的方法很重要,两节课在这方面都有渗透,学生也能准确掌握这些方法。
尚校长:听了两节课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没有兴趣,气氛沉闷。下午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是不佳,但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还是两位老师没有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小组加分的方法还应该继续应用,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方法的确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能够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上一篇: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下一篇:语文教学,美丽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