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数学科学本身丰富的内容,无限的包容,广泛的应用,现实的背景,悠悠的历史,巧妙的方法,和谐的美感……为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利用巧妙的问题情境,激活课堂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呢?在教学中,教育者要遵循教育原则。 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原则遵循。
首先是情感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度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因此,在问题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景,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景与学生心理情景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其次要遵循建构性原则: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已经具备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的自己建构,应建立在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上,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之间搭建支架,从而形成台阶。
再者还应遵循探究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么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结论是如何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那么,在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创设情境,实现教育教学呢?
一.在教学中利用现实情境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发展应归结为现实需要。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学者提出“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数学世界不是海市蜃楼它也必须与生活的世界相连接。这种连接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
二.创设悬念情景进行教学
追求知识,了解未知,渴求知识是学生的天性。为此,设置悬念情景,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澜,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学生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渴望去从事学习,他们的学习是自发的、主动的、也是最有效的。能更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除此之外,奇异的东西给人以美感,爱迪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使心灵感到愉快的惊奇。”数学教学中要不失时机设置引起学生观察思考的新异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个生动活泼、乐教乐学的教学局面,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没有一定的法则,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情境设计。教学实践表明,讲究情景教学艺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使我们的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数学课小结十五法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