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心应该是智慧的海洋,不应是真理的仓库;学生拥有的应该是“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知识。智慧课堂以知识为载体教给学生智慧;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体现智慧的生成,发展生命的灵性;是学生获得智慧的课堂,是教师智慧成长的课堂。
二、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
三、陶行知先生说:“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
四、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五、古人曾把人比喻为一个身藏宝珠而不自知的人,总是以自身贫穷,费力地从外界去寻找财富,却不知道自己就身怀宝藏。
六、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作务要他去负担。”
七、采撷数学。生活是数学的归宿,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
八、让学生高兴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九、陶行知先生告诫过一种不良倾向: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最后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烤鸭。
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十一、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十二、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
十三、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学生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十四、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都需要设计并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黄爱华
十五、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互相挑,老师看热闹。所有都要挑,一个不放掉。有骨变无骨,评价不能少。天天挑骨天天笑,改变习惯是目标。挑骨更要讲配套。
十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定是在正确行为的多次强调中实现的。
十七、一定要心细如丸,有了心细如发的倾情投入。
十八、美国校园墙壁上随处可见的话:
You hear ,you forget;
You see, 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rn
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从中理解数学概念;人人动手操作,从中体会知识发生过程;人人填写实验记录,从中发现教学规律,让我们的课堂一路倾听智慧的声音!
十九、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
二十、《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组负责人孙晓天教授指出:“度量是小学几何的重头戏,是将伴随学生一生的本领”
二十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二十二、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名著《怎样解题》中谈到:“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
二十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开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二十四、思维的盲点:根本想不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变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二十五、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二十六、既看到成功中的精彩,也看到失败中的美丽。
二十七、追问不是漫无目的的询问,它应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追问不是毫无感情的质问,它应以促进学生发展,呵护学生自尊为前提;追问不是喋喋不休的盘问,它应集中反应教师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思维活动;追问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技巧运用得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
二十八、卢梭有一句至理名言:“多给孩子们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囿于别人的思想;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少让别人替他们做事。”
二十九:叶澜教授在一次生命化教学讲座中说:“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三十、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非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三十一、涛声依旧、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三十二、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唤醒。——黄爱华
三十三、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
三十四、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三十五、开放题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题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十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三十七、数学家的存在的理由,就是解决问题。因引,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保罗。 哈尔莫斯
三十八、皮亚杰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三十九、G. 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
四十、G.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写的一句话,可应用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如何从一个刚刚解决的问题引出新的问题,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也可以留一部分创造发明给学生。”
四十一、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
四十二、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上一篇:让自由成为天赋
下一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