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对课堂教学的呈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这种学习方式突出表现在:自主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能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独立实验、操作、表达和交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变为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要尊重这种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体验性。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活动、操作、实践探究中动脑、动手、动眼、动嘴、动耳,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一、活动中思考——展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回归数学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教材上的知识一般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所以学生往往看到的是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因此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教材中是用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分数的学习需要,我在这里用分野餐食物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平均分的合理性,并探寻分数的表示法;用切苹果、折纸并比较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含义。突出一个“动”字。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但是,学生操作了、交流了并不意味着学生真的“动”起来了,只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接二连三、眼花缭乱的地应付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活动,这样的话,只能造成他们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进行数学的思考,教学效果反而被教学形式所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需要学生动,但要永远记住,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周玉仁教授所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会。
二、活动的内化——构筑活动与形成结论的桥梁。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执教《9加几》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主题图中引出9+4的问题情境:一个盒子里装着9盒牛奶,外面放着4盒,问一共多少盒?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允许学生到前面来动手摆摆,说说,之后让所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摆、说说,提炼学生语言,说清楚凑十的过程。再让学生回想刚才摆的过程一起用数学语言写下摆的过程。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想想别人是怎么摆的,再想想如果不用小棒怎么办?最后总结9+几的算法。
在枯燥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这样的活动,它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又为新的抽象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合适的基础,用小棒操作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经验的认识基础是非常恰当的。而且,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语言内化,说一说:“我是怎样操作的?”,并对学生的表述进行完善,让学生们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之后,再“想想别人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不自觉地进行表象提升,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对所得到的材料重新进行建构;最后,问“如果没有了操作,我发现了什么?”,因为数学活动最终还是要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前面的操作、语言提炼、尝试练习,都是为学生形成概念或结论做铺垫,帮助学生以已有的的直观形象和经验整合起来,因而课堂中应创设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上一篇: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成长
下一篇:让学生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