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关注孩子的分数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孩子能不能成为完善的人,并不取决于分数的多少,有很多在学校里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在家却是一个无心,不安心,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看似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其实,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因为有不少的父母为了孩子将来的功成名就,而忽略了孩子当下的成长,可以说是在用孩子的生命来换取一个未知的未来。然而,他们自身因为孩子的教育却焦虑不安,貌似用心良苦,其实心不在焉,并且对孩子的期望,总是恨铁不成钢。
教育从心开始,也只有父母不断地修心,孩子才会有心、安心。
首先父母要“静心”。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新时代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的产生揭示了当下人浮躁的内心,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也在劫难逃,特别是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急切的心情,过早的拔苗助长,从而制造了太多的早熟果实,因此也酿成了不少的悲剧。
教育是需要慢下来的,孩子是一个生命,岂能随意的进行催熟,即便是水果、蔬菜,被催熟了以后也是中看不中吃,更何况一个人,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人。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静心,让自己先静下来,静能生慧,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焦虑不安。
其次父母要“用心”。如果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用心,可能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驳。细想却不难发现,为了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表面上确实很用心,其实,只不过是花钱买了让自己安心。这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不被孩子所接受的。
一说到教育孩子,有些父母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太忙了,没有时间。”但是,有时间看那些冗长的电视剧,有时间和朋友一起聚会聊天,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用心不只是给孩子物质上的富足,而是要让孩子也能成为精神上的领袖。
最后父母要有“平凡心”。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也就是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父母自身千万不要心比天高,也要求孩子“飞得更高”。要承认孩子是一张白纸,而不是生来就是天才,把孩子当孩子去教养,而不是把孩子当作天才去培养。
父母通过不断的修心,才会让无心的孩子有心,才能让惶恐的孩子安心,才会培育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今天有不少的孩子,只有一个肉体的躯壳,而没有了自己的心。小一点的孩子,吃饭穿衣父母包办代替;长大一些仍然脱离不了父母的“包围圈”,上学出门的千叮咛、万嘱咐,其实就是一种洗脑行为,让孩子无心它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上了大学,学什么专业,都要代替孩子做主;到了谈婚论嫁之时,仍要严把质量关。这种用爱的行为,剥夺孩子生命权力的行为,让孩子变成了无心之人。
把生命权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心交给孩子,先让孩子做回有心之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是对生命的负责任。
让孩子安心,是让孩子产生内心原动力的基本元素。可是,有多少孩子生活在不安与惶恐之中,他的不安来自于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来自于家庭关系的紧张。有的父母从来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大打出手,还有的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打孩子出气,因为一个字些不对,一次考试不理想就会对孩子进行惩罚。这些会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对父母失去信心,对家庭失去信心。
让孩子安心,他才会有力量去面对成长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有责任心的孩子一定是优秀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即便是分数再高,也将会是注定平庸。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要为了一个好分数,就忽略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可是,当下却有很多父母,一心只为孩子考高分,而放弃孩子人格特质的发展,最终,不能成才,也不能成人。
教育从心开始,心的教育就是对孩子精神的教育,是渗透到孩子灵魂的教育,是心与心相互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教育过程。
上一篇: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