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在我这里咨询,她今天说了一件事,想听听我的意见。
昨天中午接儿子回家路上,告诉他五一我们去北京的时候也打算带上姐姐(我们资助的一个农村小女孩)。儿子听了,说:“那怎么住啊?他们怎么来?......”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看上去有点不高兴了,到家过了一会儿说:“你们去吧,我不去北京了”,我说:“你不去怎么行啊?票都买好了”,他说:“反正我不去了”,我问他:“你是不是不想让姐姐去啊?还是怪妈妈没有提前和你商量?”他不回答,就是说不去了。送他上学的时候还在说:“你们去吧,把我的票给退了吧”。在车上边流泪边自言自语:“哪是让我去玩啊......”。看着他挺伤心的,我就想要不就不带姐姐去了吧,可能是我真的忽略了儿子的感受?下午取票的时候我就没给那个女孩取,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性格,如果没说好,可能这几天他都会玩不痛快。晚上回家我告诉他:“你不愿意姐姐去我们就先不带她了,我尊重你的想法,等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孩子是不是有些自私?其实资助这个女孩的时候,他也同意用他的压岁钱支付姐姐的学费。上个学期付学费的时候,没感觉他不高兴。不知道这次为什么就不同意了呢?我决定不带那女孩去对吗?
维尼:我觉得不带姐姐去是可以的,太勉强孩子也不好,孩子的行为不能定性为自私,人家动用自己的压岁钱去帮助姐姐已经很不错了。谁都有七情六欲,有情绪和想法波动的时候,这也是正常的。
这是个常见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孩子有爱心,善良,所以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比较较真儿,认为这牵扯到品德培养的问题,绝对不能迁就。
不过我觉得不要什么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层面,也不必要求一点儿瑕疵也没有。参考道德的洁癖要不得。
在这个事例中,我觉得孩子能够同意一直用自己的压岁钱支付姐姐的学费,就说明孩子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相反,是比一般人更善良和有爱心的孩子。 至于这次孩子为什么不同意,可能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他觉得这样就玩不好了,或者是和姐姐一起玩觉得不痛快,或者是因为妈妈没有先和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
人在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综合考虑的,道德要求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不可能只考虑一个方面。孩子也是如此。所以他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仅仅考虑道德(而且此事也不违背道德要求),而是根据他的综合感觉来做决定。人有时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属于正常。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做圣人。
其实成人也常常做不到,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这次小海妍的捐款,有很多家长和孩子献出了爱心,我觉得很感动。当然也有很多家长看到了消息,没有捐助,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爱心的不同方式和途径,都应该理解和尊重。
妈妈说:是啊,其实我儿子说起来也不是太小气,他自己的压岁钱一直不舍得花,但是当我提出给姐姐资助学费的时候很大方的拿出来了。还有前几天回老家给他奶奶两千,和他商量我们俩每人出一千孝敬奶奶,也欣然接受。
所以想想这次他不同意姐姐去也许有他自己的原因吧。当时看他不高兴就决定先不带那女孩了。
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扣上自私的帽子,有些事情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上一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
下一篇:不要努力培养“不会犯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