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
|
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
|
3.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 |
|
|
4.钱庄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
|
|
5.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 |
|
|
6.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如果借款人不是政府,不必由政府提供担保。 |
|
|
7.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如现货市场的债券和股票等)基础上产生的新型交易工具,主要有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工具本身的预期收益率。 |
|
|
8.IMF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财政金融当局,也可以是私营企业;贷款用途除用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或用于经常项目的国际支付,还可以用于国家的基本建设。 |
|
|
9.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这是由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而造成的。 |
|
|
10.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
|
|
11.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有典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征,是专门为接受和处理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而建立的。 |
|
|
12.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它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等价交换。 |
|
|
13.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 |
|
|
14.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强。 |
|
|
15.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时,利率会不断下跌,处于较低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