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
|
2.1879年9月,孙中山进入檀香山英国基督教监理会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就读。 |
|
|
3.1887年,孙中山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 |
|
|
4.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端。 |
|
|
5.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
|
|
6.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
|
|
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
|
8.震动中国的“宋案”爆发于1912年。 |
|
|
9.二次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
|
|
10.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召开团体成立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团体以“兴中会”命名。 |
|
|
11.1895年3月,孙中山和陆皓东、郑士良等到广州筹划起义。 |
|
|
12.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翠亨村。 |
|
|
13.1893年孙中山邀陆皓东、郑士良、魏友琴等人,聚会于抗风轩,秘密酝酿成立一个团体,以从事“医国”活动。 |
|
|
14.1905年11月,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 |
|
|
15.檀香山兴中会是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
|
16.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
|
17.同盟会的成立开创了孙中山革命历程的新起点,也是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 |
|
|
18.1895年10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
|
|
19.上书李鸿章是孙中山第一次施展其经世报国的抱负,承载富民强国美好愿望的救国行动。 |
|
|
20.1883年11月,孙中山离开家乡到达香港,就读于拔萃书屋。 |
|
|
21.《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终确立。 |
|
|
22.香港兴中会总机关的成立,标志着武装起义的准备活动已经开始,孙中山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将由此转变为现实运动。 |
|
|
23.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先后组织策划了8次武装起义。 |
|
|
24.1923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
|
25.1886年,孙中山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 |
|
|
26.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其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民众逐渐觉醒,同情支持革命者大大增多。 |
|
|
27.自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内部就存在两种政治力量斗争:其一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其二是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 |
|
|
28.1895年2月21日,兴中会设机关于香港 |
|
|
29.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
|
30.陆皓东是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
|
|
31.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 |
|
|
3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诞生。 |
|
|
33.孙中山的伦敦蒙难,使他很快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 |
|
|
34.“振兴中华”道出了孙中山的志向与兴中会的宗旨。 |
|
|
35.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
|
|
36.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
|
|
37.“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标志着三民主义的诞生。 |
|
|
38.历史已经将广州起义和辛亥武昌起义连接成一条曲折但是贯通的胜利征途。没有失败了的广州起义,就不会有成功了的武昌起义。 |
|
|
39.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之后孙中山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