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题
1.实行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时,其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以及会计核算程序的设计应同时满足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责任会计的核算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使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合二为一,通过设置一套账簿同时进行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需要,增设内部核算账户,或在正常的财务会计账户下,按对各责任中心的考核内容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账户。它能够避免双轨制会计核算下成本计算工作的重复。
2. 财务主管可以直接打开所有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任何人员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的操作做出严格的控制,对各使用人员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任何人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
3.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内部转移价格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总额也会发生变化。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内部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就是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或劳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内部转移价格采取了“价格”的形式.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处于交易的“买”“卖”双方.对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来说表示收入,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购买部门则表示成本。提高或调低内部转移价格,对于生产和购买部门来说,内部利润一增一减,其数额相等,但方向相反。从企业总体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样变动,企业利润总额不变,变动的只是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收入或利润的分配份额。
4. 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答:这种说(做)法正确。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和基本工具的会计系统称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除了包含手工会计的所有账务处理系统外,同时还涉及计算机操作及维护工作,以及数据输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前的数据准备(手工处理)与档案管理等。所以,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5. 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而对企业内部责任中心而言,则既有可控成本又有不可控成本。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特定的责任中心和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单对企业下属各层次、各部门乃至个人来说,则既有各自的可控成本,又有各自的不可控成本。某些从短期看属于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期间看,又称为了可控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一般来说,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的,而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的。
6. 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251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应该说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是 “完全代替”和“替代”。毕竟数据的输入及输入前的数据准备,还有审计时,查对原始凭证等都需要手工处理的。
7.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与财务公司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财务公司,它是由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接受集团和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
8. 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部门贡献毛益.。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9. 企业编制全面预算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全面预算是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体员工参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部内容的预算体系。全面预算是由企业不同部门的当事人共同组织执行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不能将财务计划视为全面预算,更不能以财务管理部门取代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所涉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控制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10. 会计信息化下编制报表要数据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与手续齐备,账证、账表、表表之间勾稽严密,所属单位报表数据应输入计算机进行汇总,并将本单位报表、所属单位报表和汇总表一并报出,打印书面报表装订即可,无需再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签名盖章。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会计信息化下打印书面报表必须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和制表人签名盖章
二、论述题
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按成本(包括税金)加上小额利润制定,由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共同计算。试分析这属于哪一种内部结算价格,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是以选定的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内部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属于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具有多种定义,如完全成本、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实际成本等,故以不同成本概念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存货估价决策、业绩评价等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制定转移价格的优点在于:(1)获取完全成本信息的代价极低。因为完全成本信息是根据财务报告的要求计算的,可直接从会计记录中获取。(2)能够合理地计量到某些间接费用。因为如果转移的产品需要开发、设计工作,则其成本会包含于间接费用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到这些费用。以完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对卖方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作用。因为以完全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一方面,会使卖方得不到任何利润;另一方面,卖方的成本全部转移给买方,客观上使卖方经理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2)买方则需要承担不受它控制而有其他部门造成的工作效率上的责任。因为对于买方而言,制造部门的成本无论高低都将全额转移给它。所以如果不克服以上缺陷,采用以完全成本为内部转移价格,对买卖双方业绩进行评价,就会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该方法主要作为企业内部各成本中心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计价、结算依据。尽管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得出的完全成本作为转移价格缺乏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它们还是被广泛运用。
用标准成本取代完全成本,来弥补完全成本的缺陷。因为标准成本可以减少低效率问题,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便于正确评价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但是,它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实际完全成本导致的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因为即使是采用标准成本,仍然存在将卖方的固定成本作为买方的变动成本处理的问题,由此决定了它仍不能很好地解决目标一致性的问题。另外,如果卖方生产能力有剩余,可以按变动成本转移;若卖方无闲置生产能力,则应以市价为其转移价格。以变动成本为转移价格存在以下问题:(1)以变动成本为转移_____价格会使买方过分有利。(2)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成本中心,因为如果责任中心只计算变动成本,就不能用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对该中心进行业绩评价。(3)如果无限制地将一个责任中心的变动成本转移给另一个责任中心,将不利于激励成本中心经理控制成本。
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加成价格,制定转移价格的优点在于:能保证提供商品的一方能够通过商品的捉供获得一定的利润,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但实际成本加成价格也存在缺陷,会将提供商品一方的浪费转嫁给买方,削弱了双方降低成本的责任感,导致责任中心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分配。同时,加成的利润率的确定很容易掺杂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而加成利润率的偏高与偏低均会影响对双方业绩的正确评价。
2. W公司下设A、B、C三个销售部,共同销售本公司生产的同一种产品,公司将其分别确认为利润中心,产品的销售地区不受限制,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由各销售部自行决定,公司会计核算采用单轨制模式。A、B、C三个销售部均发生如下业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发生工资费用;分摊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相关会计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均应能够提供分别反映三个销售部经营业绩的数据。试分析指出该利润中心的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所需数据的来源。
答:(1) ①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② 借:主营业务成本——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库存商品
③ 借:营业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应付工资
④ 借:管理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管理费用一总部
(2)①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
②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应负担的管理费用
③资料来源为:分别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四个账户中的“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明细账取得。
3. 某国营大型企业,主营彩电和通讯产品,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上市。该企业在90年代末开始推行财务预算,但预算执行效果不好,制定预算时扯皮,费用年年超标,收入不能达标。目前该企业原主营业务均陷入严重萎缩状态,现金周转紧张。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企业十分普遍,很多企业不是没有预算,而是预算没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导致预算形同虚设。试分析企业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准答案:如果一个企业制定了一项科学合理的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全面落实或者即使落实了,但是缺乏执行力,这样都不会实现企业制定的初始目标。所以,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以及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目前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我国很多企业在预算的编制上采用主观性很强的减量或增量的编制方法,由于编制上没有按照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活动为依据进行编制,缺乏客观根据,脱离现实,编制完成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有些企业太强调预算的弹性,导致对预算内容的调整过于随意;有些企业则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即使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依旧固守原定预算,这样就丧失了预算控制和约束的基本功能,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不理想。
2、缺乏公正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很多企业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只注重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忽略了对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财务预算结果的考评制度。很多企业在业绩评价环节考评指标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业绩评价不客观、不合理,缺乏公正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预算管理推向失败的深渊。有些企业的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相脱节,导致员工执行预算时缺乏动力;即使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有联系的,由于赏罚制度太笼统,达不到激励作用,这也是预算执行力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目前多数企业没有认清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相关机构,即使有的企业设立了,却由于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受重视,缺乏领导支持,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问题百出,执行人员相互推卸责任。很多企业把财务预算看作仅仅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权力机构对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缺乏其他各个部门对财务预算的参与,降低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全面性,造成预算的软约束,致使缺乏执行力。
4、缺乏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措施。企业对于预算管理重编制,轻过程执行分析及监管。多数企业设置的专门预算组织机构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预算编制上,忽略了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及预算执行分析,在预算执行过程出现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有些企业缺乏时效性强的预算执行偏差反馈信息,监管者掌握的预算执行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企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的周期过长,这种分析对及时纠正执行偏差没有意义,只能起到事后评价的作用。
5、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我国企业很多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预算只是一种计划,因此他们消极应付预算工作,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绝大多数的员工把预算管理看作是领导或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员工无关。有些企业的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填补企业空白,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完全忽略了预算工作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对策
1、强化员工素质。要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力,首先,必须使员工正确认识预算管理。其次,使员工掌握执行预算必需的能力。一方面,员工可以通过自学方法获得这些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开设培训班,帮助员工提升自身执行预算的能力。
2、选用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制定预算指标的编制方法多种多样,企业一定要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确定预算指标。预算编制要做到依据充分可靠,方法高效科学,内容规范完整;预编目标的确定要有可靠、充足的依据,并遵循责权对等和可控性原则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
3、设置全面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提高企业各决策层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决策层应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以期实现全员预算管理。
4、采取科学积极的考评措施。科学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是确保预算执行力的关键所在。预算的考评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可控性原则,坚持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相结合。考评制度要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结合,建立并落实具体的赏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5、采取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企业要建立预算执行分析落实制度,定期进行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对预算偏差做出及时预警,并且根据经营预算目标做出预算调整。
三、作品题
1. 信息技术推动着手工会计模式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原先的手工会计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也被推至会计信息化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请结合工作实践和所学知识,简述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下的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联系与区别。(不少于500字)
请参考教材第十章内容归纳总结。
答:1、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无论是手工会计模式还是会计信息化模式,其目标都是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手工会计模式核算和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同样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制度。(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会计核算软件始终是处理会计业务数据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所依据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手工模式会计核算所采用的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2、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区别
(1) 会计核算所用的计算工具和数据、信息的载体(媒介)不同。手工会计模式使用的会计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纸张等,会计信息化模式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特点是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数据。数据处理过程按程序自动完成,尤其是记账及报表生产的过程无须人工操作。手工会计模式的核算信息主要以纸张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模式的信息载体除必要的原始凭证外,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光盘等非纸张的存储材质上,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检索方便、快速。(2)会计核算程序不同。手工会计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流程中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其控制的重点是在输入这个环节,由输入的会计凭证生成帐簿和报表,这个程序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一切中间过程都在机内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信息,都可以通过查询得到满足。(3)随着核算程序的变化,凭证、帐簿和报表的作用和关系也随之改变。(4)帐簿形式和错帐更正方法;对帐、结帐和期末帐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手工会计模式核算采用平行登记法分别登记总账与明细帐,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记账或过账的差错、数量或金额计算上的差错等,都难免发生,但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中不存在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都出于同一数据源,记账和过账都是由软件完成。(5)帐户设置方法和帐簿登记方法不同。(6)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不同。在手工会计模式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依据会计科目类别或科目设置,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使会计正常运行。在信息化模式会计中,会计工作的组织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主要依据,一般会计部门划分如下专业组:数据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7)内部控制制度不同。手工会计模式核算主要靠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工作流程,加强不同岗位间的稽核工作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而以会计核算软件运用为主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工作中的内控部分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容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因此,其内部控制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工控制和软件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8)会计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在手工会计中,会计系统一般有会计师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上级主管机构制定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并参考同行业的经验,针对企业工作的需要,拟订撰写而成。有了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帐册、报表都要根据打印机的要求,重新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信息化下的一些特定的信息化制度。
2.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企业利润中心责任报告,并说明其设计要点。
答:利润中心:指既对成本承担责任,又对收入和利润承担责任的企业所属单位。由于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和费用,所以利润中心实际上是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这类责任中心往往处于企业中较高的层次,一般指有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能通过生产经营决策,对本单位的盈利施加影响,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如分厂、分公司益既有独立经营权的各部门等。
因而对利润中心的评价与考核,应以贡献毛益和税前利润为重点。也就是以业绩报告为依据来衡量其实际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达到目标营业额和目标成本水平的程度。利润中心的责任报告应分别列出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和营业利润五项指标数据。具体参照格式如下表所示:
利润中心责任报告
利润中心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 预算数 | 实际数 | 差 异 | 差异原因 |
营业收入 | | | | |
变动成本 | | | | |
贡献毛益 | | | | |
部门可控固定成本 | | | | |
责任利润 | | | | |
分配的共同成本 | | | | |
营业利润 | | | | |
3. 会计软件源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请你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答:档案管理制度以文字条文形式设计。请结合单位实际设计制度具体名称、制定和执行时间、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设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具体条款。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和实际业务需要(如保存、借阅与保密)的要求。
XX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一、 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
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
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
中的全套文档资料。
二、 档案管理任务
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
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
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
三、 档案管理内容
1、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核算资料;
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
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应按适当厚度统一装订;
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阅。
2、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
会计年度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等都统一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
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是否有残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
会计帐簿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3、会计报表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各会计期的会计报表可由各业务经办打印输出,并负责保管;
会计年度终了,各业务经办人将全年会计报表整理装订后交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检查无误后,应对会计报表分类编号归档;
会计报表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4、软硬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每月结帐前,各会计主管都应对会计数据做一次硬盘备份和软盘备份;结帐后,再重新做一次硬盘备份和两次软盘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备份软盘应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集中管理;
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
备份软盘应装在包装盒内,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双备份的软盘应存放于不同的地点。
四、 档案的保管和使用
只有由系统“打印”功能打印出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资料,经财务经理、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签字认可后,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带有“查询”字样的会计核算资料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
会计电算化档案发生缺损时,应重新打印补充,操作人员在打印出的资料上注明此种情况并签字,经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人员签字认可后归档;
查阅已存档的会计核算资料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并经财务主管批准后方可查阅,查阅时不得在会计档案上做任何记录、勾删和修改,更不能抽取单据;
对于存储在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及其备份数据,不得做任何删除、修改操作。
对于已存档的会计档案一律不得外借
五、 档案保存期限
对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软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五年以上。储存在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可在两年后根据需要进行存毁。
六、 制度的制订与执行
本制度由XX公司财务部制订,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XX公司财务部
XX年XX月XX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