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它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充实的内容。对时代乱离的反映及个人情志的抒发,形成了慷慨悲凉的主体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有恰切的概括:“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建安文学总体上说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诗歌主要是学习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叙事性的影响,又加强了抒情性,并向着文人化的诗歌转变。曹操的诗歌和散文有尚质崇实的特点,其后诗文的总体取向是渐趋工致华美。除了时代的群体的总体特征之外,也具有很强的个体的个性特征。
建安诗歌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杂言等,而以五言成就最高,为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散文的体式多种多样,有诏令、奏疏、章表、书信、序论、赞颂、碑铭等。辞赋沿着汉末抒情小赋的创作道路,而题材更加广泛,抒情、咏物、感事、饮宴、游猎无所不至。
2、分析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是曹操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大约作于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以后,这次战役曹操虽然遭到失败,但他并没有灰心,仍要继续招贤纳士,再图进取,以期实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诗歌感叹人生的短暂,时光的流逝,抒写了渴望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曹操唯才是举的主张是一贯的,他曾多次下求贤令,广罗人才,甚至不计道德的偏短。诗歌的主题与曹操平素的政治主张和对人才的认识是一致的。
全诗四句为一解,两解为一段,共四段:
第一段借酒抒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起调伟壮,酒酣高吟,慷慨激昂。清人魏源评曰:“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诗比兴笺序》)曹操从位卑众寡的小军阀,凭借政治军事天才,崛起到相王霸主之尊的地位,历尽沧桑。其悬命于军旅、涉险于宫廷的个中滋味,只有曹操自己能够体味。因此“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不仅仅是人生苦短,也有着人生境界的深刻体悟。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沦,慷慨向上的人生精神伴着忧愁和着杜康,一并灌注于诗情,这才是生活中的曹操。诗人对生命的体验震动了后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这也是其诗传诵不绝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诗人开始抒写思贤若渴的心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前两句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原句,这首诗是写热恋中的女子思念期待情人的情景。这两句是说:你那青青的衣领哟,牵动着我悠悠思念的一颗心!曹操借之以抒发渴求贤才的心情。随后,又借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别开生面地描写了欢宴嘉宾的场面。以鹿鸣起兴,以瑟笙渲染气氛,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表示了欢迎贤才的诚恳情意。
第三段诗人以月比人,借月抒怀。贤才犹如清明之月,何时才能求得;心中绵延不绝的愁绪正由此而来。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又绘写了一幅贤友奔来赴宴的图景。此章一愁一喜不离渴求贤才的主题,曲折变化的心理情感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颇具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四段前四句是写景,写景中寄托着寓意,由于寓意含蓄深婉,解释者众说纷纭。众说之中以清人陈沆之说为最佳,他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折节,何以来之?”(《诗比兴笺》)“乌鹊南飞”应有比喻贤才南流之意;“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寓托着贤才像乌鹊择枝一样,要择主而栖。曹操正是看到了这一形势,又深谙“贤才择主而栖”的士之传统,所以后四句才表露了要虚心待贤的心志。首先,他化用了《管子.形势解》的句意:“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表示要不厌贤才,广泛地收罗人才。继而,又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吐露出自己的心曲。周公吐哺的典故见于《韩诗外传》,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诗人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来勉励自己,要效法周公做一番统一天下的大事业。
此诗的风格,典型地体现了建安诗坛慷慨悲凉的格调,既有激昂之高格,亦有忧愁之情调,“跌宕悠扬,极悲凉之感”(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艺术手法的运用纯熟自如、丰富多姿,熔炼叙事、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且比喻生动形象,寓托含蓄委婉,用典自然恰切,尤其是借用《诗经》成句竟能信手拈来,不露痕迹。作者紧紧围绕着“忧思”反复吟咏,意在抒发情感表达心志。语言质朴自然又含蓄蕴藉。丰富的内涵与娴熟的表达技巧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分析曹植《白马篇》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代表作品。本篇以热情洋溢的笔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的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英雄的形象,并借以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白马篇》实是抒发了作者的报国之志,白马英雄的形象是作者用世理想的艺术寄托。朱干《乐府正义》说:“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曹植欲“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白马英雄实是曹植的自我写照。
全诗可分为二层:前十四句为第一层,写游侠儿的飒爽英姿和不平凡的来历及高强精湛的武艺。后十四句为第二层,写游侠儿肯于为国捐躯赴难的崇高品质和视死如归的人格精神。诗人在英雄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流露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白马篇》的艺术特点:(1)本诗的重点是写人,它通过游侠儿形象的描写刻画,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诗歌开篇即推出一个英姿飒爽的飞动形象,起笔突兀,破空而来,这也体现了“陈思极工起调”(沈德潜《说诗晬语》)。然后再交代他的来历,描写他的高超本领,接着叙写他征战沙场的情况,最后以议论揭示出他精神品格的内涵。诗歌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层次分明,而又起伏跌宕。(2)本诗的表现手法,既有细致的铺排渲染,也有概括的勾勒描写。诗中“控弦”以下六句采用了铺陈的手法,极力渲染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细腻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而描写游侠儿征战沙场的雄姿则十分简括。无论是细腻的铺排,还是简括的勾勒,都能做到形象鲜明,生气灵动,而且灌注了一种豪壮的气势。全诗对游侠儿英雄形象的描写与刻画,意在表现他的精神品格,篇末的议论:弃身撇家、捐躯赴难、视死如归,正揭示了这一写作意图。(3)本诗是曹植前期诗歌的代表性作品,洋溢着少年意气,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情调,也是他前期人格精神的写照。诗歌的风格雄劲爽快,充溢着豪侠之气和凌厉的气势。语言精工,辞采华茂,也有偶句的运用。胡应麟《诗薮》曰:“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
上一篇: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业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