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项选择题
1、针对《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C )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在以下所列情形中,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C)
A.甲在其16周岁生日当天,盗窃某银行并窃得人民币20万元
B.乙(15周岁)在南方某市打工。为向吴某索要欠他的到期债务1万元,乙将吴某三岁的儿子劫持。为防止吴某的儿子吵闹,乙用桌布将其嘴堵住,致其窒息死亡
C.丙(15周岁)和父亲一起经营一家超市。一次,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中,丙以暴力抗拒执法,将一名执法人员打成重伤
D.丁在15周岁时加入了某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久,在该组织实施的一次聚众“打砸抢”犯罪中,丁参与抢走了某私营企业的一辆进口轿车
3、甲、乙两人相约在公共汽车上扒窃,共同乘上12路公共汽车后,分别在汽车的前部和后部各自进行盗窃活动,三站后,两人打手势相约下车,在站台上便开始比扒窃的钱包数目及钱的数额,分别为1200元和2000元,由收获多的负责请客吃饭。问甲、乙二人的行为属于( A )
A、共同犯罪 B、盗窃罪的共犯 C、甲是乙的共犯 D、分别构成盗窃罪
4、某航空公司(国有企业)总经理钱某,违反公司章程中关于500万以上开支须经集体讨论的规定,应朋友某股份有限公司(私有企业)董事长张某的请求,未按规定提交公司领导层集体讨论,自行决定同意借款,并于2001年4月27日交公司财务部办理,签定借款协议后,先后三次将本公司资金共计人民币850万元借给该公司进行营利活动,致使其中350万元无法归还。在本案中( D )
A、钱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B、钱某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
C、钱某所在的单位构成挪用公款罪 D、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5、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甲某急忙夺路跑走,此时,乙某等人高呼:“抓小偷!”。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事后查明,甲某被乙谋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伤害。甲某的行为:(A )
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甲因盗窃被当场捕获,在审讯中又如实供述在此之前还盗窃数次,俱查证属实。甲的行为属于( B )
A、自首 B、特殊自首 C、坦白 D、立功
7、某市成荣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至2003年2月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分别采用编造引进合作项目、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等欺诈手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人民币500万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行为是( A )
A、贷款诈骗罪 B、合同诈骗罪 C、金融诈骗罪 D、诈骗罪
8、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B )
A.甲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应该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乙某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回到村子里被选为村民小组组长
C.丙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表现良好被减刑为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
D.丁某犯有抢夺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
9.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B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10.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B)。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11、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12、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B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13、甲在银行交电话费时发现乙在存钱时将一高档手机忘在柜台,乙走出银行后,手机被银行职员发现,遂大声询问是谁的手机?甲大声答:是我的。遂拿走手机。问甲的行为属于( A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14、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ABD
A.便衣民警甲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上去查看,恰逢该车司机乙回来,怀疑有人偷车,即手持棍棒喝令甲下车。甲误认为坏人袭击,即开枪将乙打死
B.甲、乙、丙同在饭馆喝酒,甲、乙因故争吵并扭打起来,两人越打越激烈,最后各抄起一把菜刀要拼命。丙将两人劝开,先在一旁劝说甲,乙突然一刀砍向甲,却砍在丙身上,造成丙重伤
C.甲的邻居己是精神病人,一日,甲忽然看见乙持刀追逐其年仅8岁的儿子。为使儿子免遭不测,甲随手操起一根铁棍,把乙打倒。经查,乙左脚被打致粉碎性骨折
D.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口鼻流血,然后,扬长而去
15、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B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16、下列行为不能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是(BD )
A.谢某指使会计郭某将本单位购买的15万元国库券借与他人用于在银行质押贷款,担保期为六个月,质押期满,国库券被收回单位。经查该单位为国有单位
B.陈某是某国有单位会计主任,某日其友以购房急须交首期款项,尚缺5万元为由,让其帮助想办法,陈碍于情面,将单位公款挪于其友使用。其友将该款用于购买走私香烟,一周后,香烟售出,其友将款项如数归还,并对陈说已从亲友处筹足款项
C.杨某见其弟被逼债无法偿还而四处躲藏,遂从自己所保管的银行库款中取出5万元帮弟弟将赌债还上,为应付10日后的检查,杨从其朋友处将款项筹来还上
D.国有公司业务员赵某截留单位收入不入帐,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帐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
17、下列哪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CD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犯商业秘密罪 D.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8、成某在某市商贸中心销售皮鞋,经常被当地的地痞流氓张某等人骚扰。一日,张某等又向成某索要保护费,成某因生意不好,拒绝再给,言谈中发生争执,张某等人掏出匕首、铁链等凶器对成某一通乱打,成某左臂被打折。无奈中,成某捡起地上的一个铁棍抵抗并且致张某重伤,并致张的另外3个同伙成轻伤,另外成某在抵抗张某等人的同时不小心将一名围观的群众董某抡到在地,致其重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BD )
A.成对张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
B.成对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C.成对董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
D.成对董某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19、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中止(BC )
A.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后被群众扑灭
B.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C.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但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丙由于害怕被处罚,于是,又将石头搬开
D.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见状顿生悔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胡某没有死亡,但是终生残疾
20、甲是某国有公司委派到一股份公司(该公司为合资公司,其中国有股份20%,私人股份80%)的副总经理,其职务是负责该股份公司的财物工作。甲使用作假账等手段,从该股份公司套走20000元现金,虚报10000元手机话费,对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 )
A、贪污罪,犯罪数额为6000元 B、贪污罪,犯罪数额为30000元
C、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为30000元 D、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为6000元
二、论述题
1、什么是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有何区别?
答: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该规定,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正确区分二者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总体而言,二者在构成要件上的区别主要是:第一,犯罪主体上的区别。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 以单位的名义。无论是何种单位,都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个人不同。第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别。单位犯罪的行为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的单位整体行为,代表的是单位;而自然人犯罪是个人意志下的产物,是个人行为的体现。单位意志的形成形式主要有:集体决定、个人集权形式下的主要领导决定、主管或直接责任人员个人的决定得到事后的追认。第三,犯罪主观方面的区别,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的罪过是在单位意志下产生的,展现出来的是单位利益;而自然人犯罪是个人意志支配下出现的罪过,其犯罪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其个人。
2、如何区分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请分析说明在司法实践如何加以具体判别。
答:区分的标准是:失控加控制。
实践中应根据财物的控制方法不同,而确定不同的评判方法:(1)以场所控制财物,则以财物脱离场所的控制为既遂;(2)随身控制财物,则以财物脱离身体的控制为既遂;(3)以观念控制财物,则以财物脱离观念中的地点为既遂。
三、案例分析题
1、某公司财务部主任廉某性情暴躁,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李某的一点小错,即对李某当众训斥,李某深为不满。同事刘某、张某二人见有隙可乘,遂约李某下班后喝酒。席间,刘、张二人故意挑起李对廉的不满,并说“应该想点办法收拾廉一下,设法让廉犯点事,让上面把他撤掉或搞臭,能关上他几天更好。”此时刘某因家中有事被人叫走。张某进而将他发现的廉某的签名习惯告诉李,并暗示如能伪造廉的签字,使一笔款项去处不明,引起追查,即可搬掉廉某。李某依计而行,伪造廉某签字,冒领 6000 元现金,交给刘某,嘱其待廉事发后,悄悄还回。然后,李某以匿名信向有关部门“检举”廉某。廉被捕。后查明,刘某将李某给他的 6000 元与张某均分后挥霍。
请选择并回答:
1.李某的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为 ( F) ( ) ( ) ( ) ,为什么?
A.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罪 B.报复陷害罪
C.诈骗罪 D.贪污罪
E.挪用公款罪 F.诬告陷害罪
G.盗窃罪
2.刘某的行为触犯了 (A ) (F ) ( ) ( ),为什么?
A.贪污罪 B.窝赃罪
C.销赃罪 D.传授犯罪方法罪
E.教唆罪 F.诬告陷害罪
G.报复陷害罪
3.张某的行为触犯了 (A ) ( D) ( F) ( ),为什么?
A.贪污罪 B.窝赃罪
C.销赃罪 D.传授犯罪方法罪
E.教唆罪 F.诬告陷害罪
G.报复陷害罪
4.请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分析李、刘、张三人在本案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答:李、刘、张三人共同实施了诬陷廉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刘、张二人共同教唆李某。张又具体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
2、李某系国有独资企业负责人。2000年9月,该企业出资600万元,与其他一些民营企业共同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系国有参股企业),经国有公司提名,李担任了该公司的副董事长。一年后,该公司原总经理顾某因病去世,李某受董事会聘任,担任该公司的第二任总经理。2001年11月至2003年8月,李某利用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请托人14万元人民币。后因被人举报而案发。
问题:
1、受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2、请从董事会组成人员与总经理职责的角度,分析李某能否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答:受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条件是:(1)受委派人身份不论;(2)委派单位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3)受委派人必须代表国有利益从事公务活动。
2、李某不能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执行董事会决议,对企业(公司)整体负责,不是哪一股东利益的代表。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