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赤脚医生 优秀典型 理性情绪 情绪疗法 三个阶段 标杆管理 少数民族 省份 | 时间:2024-09-16 04:14

发布时间:2024-09-16 04:14

| 人浏览

【答案】英语II(1)学习建议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国人学英语缺乏三个意识

1. 时态意识 tense 2.数的意识 number 3. 一致意识 agreement

中国人讲英语发音三个弱点

1. 长的不够长 短的不够短 2.强的不够强 弱的不够弱 3.辅音元音化 元音发不清

英语文法

除掌握相当量的词汇和习惯用语外,英语语法既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

考试能考好的必要条件。有了比较系统、全面英语语法知识,会给我们进一步学习英语

带更多的便利,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尽

快了解并掌握英语语法。

----WZP

一.时态 (tense):用动词的不同形式表示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及状态等。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 将来完成时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 将来进行时

二.语态 (voice):用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主动(active voice) 被动(passive voice)

中国人的思维的着眼点在动作的施动者,英美人思维的着眼点在动作的承受者。

中国人常这样说:I expect you to be there on time. 我希望你准时到那里。

英美人常这样说:You are expected to be there on time. 希望你准时到那里。

这就是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汉语中多的原因。由于英语句子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结构不同,因而互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三.语气 (mood):陈述、虚拟、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表示说话人对某人、事的意愿、看法等意向。

四.英语基本语法:(grammar)

1. 英语词类 n. (noun) 名词; v. vi. vt. (verb) 动词; a. adj. (adjective) 形容词;

adv. (adverbial) 副词; pron. (pronoun) 代词; art. (article) 冠词; prep. (preposition) 介词; num. (numeral) 数词; conj.(conjunction) 连词; int. (interjection) 感叹词;

名词 n. 单数(singular n.)---复数(plural n.) 可数(countable n.)—不可数(uncountable. n)

格—(case) 主格 宾格 所有格

动词 vt.及物(transitive verb.)---- vi不及物(intransitive verb.) .

规则动词(regular v) 不规则 (irregular verb )

助动词(aux. v)---帮助动词构成各种动词形式来表示时态、语态、疑问、否定和语气.

情态动词(modal verb )-------与动词连用表示说话人的意愿等情感

联系动词 (link verb)------与表语一起说明主语的身份,是什么;说明主语的特征、状态

以及变化;还能说明时间、地点等。

行为动词 (action verb) 相对与联系动词,行为动词更具体地说明动作,而不像联系动词那样只是起到说明主语的作用。

形容词(adjective) 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说明其特征等。

副词(adverb) 顾名思义“副”者,“副手”也,帮助-----修饰。修饰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各种短语或从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数词(numeral) 基数词 序数词

介词(前置词)(preposition)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

时间、地点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等。

介词宾语 在介词短语中的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如on the table “在桌上”的“table”, He is from Hangzhou 他是杭州人“(他来自从杭州)”的“Hangzhou”都是介词宾语

冠词(article) “冠”---带帽,固定或特指的意思。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

代词 (pronoun) 代替、代表 主格 宾格 所有格

2.句子主要成分 S. (subject) 主语 PV(predicate)谓语 O(object)宾语

Pred. (predicative) 表语 Attrib. (attributive) 定语 Adv. (adverbial) 状语

主语 一句话的主体,说明“谁”在做什么或怎么样。由代词、名词数词或具有名词性的

词、词组或名词性从句担构成。

谓语 说明谁在“做什么或怎么样”。由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

表语 说明主语是什么、谁、身份、职业等;说明主语具有的特征、性质、状态、时间、

处所以及变化等情况。由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介词词组、数词,以及非谓

语短语等构成。

宾语 相对于主语来讲,是主语发出动作的承受者或涉及的对象。由名词或具有名词词性

的词、词组或名词性从句构成。某些动词根据讲话的需要,分为“直接宾语”和“间

接宾语”。直接宾语及物动词涉及直接对象,往往是“物”;间接宾语,往往是“人”。

某些动词在一定的语境中要带两个宾语才能完整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

如:I bought him a dictionary last Sunday “上周日我给他买了一本字典”中的“him”(间接宾语)和“dictionary”(直接宾语)。

如果说“我给他。”这样的句子无法说明说话者的意思,只有说明“给他什么”,才能完整地说明。一般来讲,“人”往往是“间接”而“物”往往是“直接宾语”。

宾语补足语 有的动词除了带不要外,还有带其他的词或词组才能说明或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这些词或词组起着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故称宾语补足语。根据讲话需要,宾语补足语主要补充说明宾语的动作、身份、特征、状态、性质等。

定语 修饰说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由名词、形容词、副词或其短语,或由介词短语非

谓语短语以及(定语)从句但当。

状语 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1)修饰动词及其词组,说明主语“何时、何地、怎么、为什么做”等。往往由副词或副词短语、介词短语、非谓语但当,或由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从句构成(状语从句)。

2)修饰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其它具有动词特征的词组、短语,说明其程度等。

3. 基本句型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

1)S 主语(部分)(subject) + P 谓语(部分)(predicate)+ (状语)(adverbial)

主语---“谁”在做什么. 谓语---- 说明谁(主语)做“什么”

状语---- 说明主语怎么做、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做等

2) S + link verb + Pred. (表语)

说明主语是什么,谁、身份、职业等,说明主语具有的特征、性质、状态、时间、

处所以及变化等情况

3) There be + S. + (地点)状语 有-------说明某处存在什么,包括人和物。

4.基本时态

The Tense(时态)

动词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be

am/are/is

was/were

will/shall be

do



will/shall do (be going to do)




过去将来时

do

do/does

did/ v.+ed

would/should do/be




was/ were going to do sth.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

将来完成时

be

has/have been

had been

will/shall have been

do

has/have done

had done

will/shall have done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

将来进行时

do

am/are/is doing

was/were doing

will/shall be doing





5.联系动词的变化 Verb to be(联系动词) be---was/were

人称代词(主格)

Be的变化

否定式

例句

第一人称

I

am/was


(isn’t, aren’t,)

be not

(wasn’t

weren’t)

I am /was a doctor.

we

are/were

We are/were workers.

第二人称

You

are/were

You are/were a doctor.

You are /were teachers


第三人称

He

is/was

He is/was a manager.

She

She is/was English.

It

It is/was in Shanghai.

They

are/were

They are/were American.

Yes/No-Q. 一般疑问句的构成:

Be + 主语 + 表语? Do/Does + 主语 + 动词原形 + ...?

回答: Yes/No, …

WH-Q. 特殊疑问句的构成:

WH-word + 一般疑问句 ?


6.人称代词的“格”及其反身代词:

themselves


答案有错

上一篇: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综合练习(四)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