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欲:生命活力之所在
——读瞿秋白《“儿时”》
瞿秋白写作这篇散文的前后处于一种十分复杂和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中。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瞿秋白为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1932年至1933年多次到鲁迅家避难。1933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作出《关于狄康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再次打击瞿秋白,要求全党对他“开展最无情的斗争”。9月28日写杂文《儿时》。用鲁迅的笔名发表。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瞿秋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十七人组织中央政府主席团。瞿秋白连任教育人民委员。
瞿秋白的《“儿时”》一文,可以说是情理交融。文章对人生和生命力的理解,十分透彻和深刻,令人掩卷沉思,感慨不已。
文本开头引用的是清人龚自珍《定庵文集》中的一首七言诗。诗作的大意是,发奋搜罗和学习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耗费了中年的大好宝贵时光,它是今后人生发展和崛起的因缘。猛然回忆起儿时的情景,就会有一种心灵异样的感觉,就好像在迷茫的视野中,看到了前方一盏明亮的指路红灯。这四句诗可以说是这篇哲理散文的艺术概括,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学意象。它蕴涵着这篇散文丰富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说是对文本立意的点拨。
正文开始一段,先点明了那些热衷于回忆青年和儿时的人,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力衰退的表现。这种罗曼蒂克的回忆,并不是证明儿时的了不起,而恰恰是因为中年以后生命力衰退所造成的巨大反差。人到中年感慨生命力衰退,正因为如此,有的人对“儿时”感到十分宝贵。接着分析两种生命力状态完全不同的人。虽然生理年龄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同样的,但是对于具有不同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人来说,会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一种是领略到“永久的青年”的人。他们为什么能够保持这种持久的生命活力呢?这是因为“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大众的事业天天都在生长,能够给予人们新的信息和生命活力,因此,他们心理年龄永远是年轻的。而另外一种是“浮生如梦”的人。他们远离奉献社会的大众事业,只知道向社会索取财富,由于阻隔了生命活力的补充渠道,生命力日益减弱,甚至到了连索取的力量都耗尽了。他们整日生活在“衰老和无能的悲哀”阴影之中,只能感慨“青春是多么短呵”!
“儿时”的可爱是无知。儿童的淘气和幼稚,常常是由于“无知”而渴求“有知”的表现。他们每天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不已。儿时的好奇性是如此地强,正是由于无知,所以什么都是新奇的事物,什么都是新发明、新创造。然而,现在并不是什么都已经知道了,可是主观意识上却有一种假象,似乎自己已经穷尽了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其实呢,他是带着一副不透光的眼镜在看日新月异的精彩世界。正如几米一幅图文诗所做的艺术概括那样。画面上三个穿红裤子、海军衫的活泼儿童,在绿草地上拉手围着一棵巨大的树干。其配图文字如下:
我们五个人伸长了手臂才将树抱住。
树后的两个人更聪明,更可爱,可惜你们看不见。
我还听见他们在说笑话,可惜你们听不见。
太多躲在世界背后的人,我们都看不见,听不见。
这如此平常的场面,谁也没有想到作者在最后一句,竟生发出这样深刻的内涵,惊叹不已。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全景,无法想象在我们视野之外,还有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
正是因为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所有作者想念“儿时”,祷告“儿时”。停滞不前的时候,就需要退后几步,从而又一次看到已经走过的“前途”,来鼓起新的生活和求知勇气。本来“无知”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斥人们知识视野的狭小。可是现在,“无知”却成了中年人向往的对象,邀请的贵客,期望无知给自己带来生命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知”是“有知”的动力和出发点。因此,我们平时如果觉得看什么都十分陈旧、无味的话,那就应该引起警觉,自己的生命力是否正在进行衰退。作者认为,最可怕的是生命的“停止”。
文章结尾说,过去的始终过去了,未来的还是未来。其真正的深刻含义意在言外,就是说目前的现实是最重要、最实际、最具体的。现实是过去的结果,是未来的发端。失去了现实,也就架空了历史,失去了未来。因此,珍惜现实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为明智的举措。
这篇散文可以折射出作者的思想光芒,引发我们多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这篇议论散文潜在的思想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它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开掘和升华呢?作者为什么要请求“无知”回来,给自己求知的快乐?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实际,这篇散文给了我们今天什么样的思想启示?作者开始引用的龚自珍的一首七言诗,其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人溶化在大众的事业里面,就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
上一篇:文章阅读与写作所应该追求的境界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