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答案
(前言、第1-4章)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 文化 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 建构 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 心理 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 日常 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 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道德-判断和意识、-美感-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技术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难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 (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 A )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 D )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 B )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B )。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B )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B )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D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 A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三、简答题
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它与动态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研制和教学活动过程都受某种理论的影响。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派生出不同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如课程研究领域里有影响的理论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教学研究中有影响的理论有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等。
3、简述心理学对儿童学生观的影响。
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儿童的天性、兴趣、人格理应受到尊重。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引发学生观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经验、改变经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的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培养目标上,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教师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 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学生学习风格和个性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但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有思想性的倾向,实验基础不足,在实践中不易把握和操作。
5、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代课程设计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1.多种取向的综合。现今的课程设计多采取整合或综合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生与社会二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课程内容选择强调精选能反映学科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性,同时要使科技新进展、新成果在课程内容中得到反映,以使学习者站在当代的最前沿,这就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当代学习观正在向主动建构的学习观转变。学习活动的设计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学习的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功能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化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课程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
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有不同。过程模式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发展。过程模式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教育实践的变革应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但缺乏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程模式注重内在价值活动准则或程序原则,这可视为更高层次更为抽象的目标,因此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在泰勒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标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泰勒认为任何目标都应该包含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叙写必须明确、清晰、可操作,课程目标要通过许多不同的经验达成,泰勒在学习经验的组织方面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指标。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学习结果。它具有(1)导向功能即学生在了解教学目标后,要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及参与的热情;(2)控制功能,即可以不断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策略,限制教学活动偏差的积累,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控制的依据;(3)激励功能,教学目标要细致,具体,要近期可能实现;要难易适中,争取把目标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评价功能,教学目标是检测学生学习结果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学评价更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
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包括(1)目标分解,即对课程内容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有再认识的过程。能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2)任务分析;即为了达到单元目标规定的必备的从属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以及对它们的相互关系剖析具体的从属能力;(3)起点确定;即确定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教学目标的起点要与学习者的特征相适应;(4)目标表述,目标表述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具体、明确行为目标的可观察性、发生条件和标准等;(5)类别化、层次化。即在目标表述之后把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的认知层次一一对应。组成分层递进的目标与内容。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程目标主要有:(1)强调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2)增加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维度,对应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增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这个新课程目标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学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
(1)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和可信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确定研究课题,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2)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搜集文献资料,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3)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卢、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4)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厂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
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塑造着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
(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课程的现实表现。其次,不同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及其自我经验、知识阅历都会影响到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接受和理解等。再次,课堂的师生关系、同伴群体之间的交往方式都会影响到课堂与教学。
3、论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答、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代表着现阶段我国课程设计的方向。其主要特点是:
(1)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具体表现为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2)在课程设计的体制、模式上注重吸取课程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主要表现为:(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答、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恢复与重建;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与发展;"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停滞甚至倒退;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直到1992年公布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修改各科教学大纲,以及2000年对义务教育大纲的修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计划与教学指导,表现在全国共用一个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一个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中偏重学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过多地依赖教材。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允许少数地方自行设计课程计划,鼓励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编写不同版本的教材,开始尝试实行"一纲多本"。2001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这次课程改革试图体现一些新的理念,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模式。
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
目前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真切体验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新含义: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与关爱个体。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发展性目标。
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亚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倾向、价值组织、价值体系的形成五个亚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等七个亚类。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有利于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特别对于一些可以量化或可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评价的知识技能比较适用。
但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层次过多、分类过细,其实教学过程并非如此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地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和创造性的学科,如文学、艺术等较难适用。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2答案
(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经验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教育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 " 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 从下至上的策略 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理论专家、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B )。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 B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A )。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 C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 A ),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 B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A )。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D )
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p117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
(1)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体现为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
(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当今,"学习活动"这个术语在课程领域里使用得相当广泛,它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p108-109
答: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1)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的原则。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其他各个阶段的先导和方向,是专家、学者、教师等经过周密思考,认真研究社会、学科、学生等诸方面特点与需求的结晶,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最主要依据。(2)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的原则。选择的课程内容只有适应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态度。(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基础教育的课程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因此,选择最基础性的内容,则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更具有发生性,起始性,迁移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原则。只有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趣之所在、志之所往,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回归生活。
3、 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p128
答: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其主要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其中。(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俗称"看不见的教育"。(3)影响的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生作用,难以消除。(4)结果的难量化性。隐性课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领域,这些非预期性影响是难以量化的。
4、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p137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校本课程,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设计,以便综合实践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的,学校必须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对其实行集中管理。(2)转变观念,注重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培养方式、生活存在的方式的角度出发,要求恢复学生们学习过程的体验性,重视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3)师师合作,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教师团队集体的合作,体现在学年内教师、不同学科教师、校内与校外人员的有机合作,不同学年之间教师的有机合作。
5、 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p127
答:目前完善与发展选修制度的主要认识: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应该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不存在主次的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而是有共同评估标准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6、 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的异同。P147
答:(1)互动调适观制定和参与观都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动态调适。制定参与观认为课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2)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都强调课程在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认为课程实施是互动调适的过程,是对所主张的价值和假设的一个挑战过程,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对课程方案研究修正作为实施的一部分,制定参与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是师生的教学实践是修正和制定课程的过程,师生一起创造课程,也是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不过,这种师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思路过于理想化。(3)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都强调革新评价。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对实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对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事件的描述。参与制定观最大限度的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确定与评价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课程的制定过程。但这种思路与教学实际有一定差距。
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那些问题?p153-154
答: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五个层面的问题:(1)教材的改变。教材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开始,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新课程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就要编写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材。(2)组织方法的改变。组织方式包括学生分班与分组安排、时空顺序安排、人员分配等方面的内容。(3)角色或行为的改变。教师从权威、知识的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并落实在学校的活动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是课程实施实性效果的重要标志。(4)知识和理解的改变。课程实施者必须从理论上认识课程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关系,了解一个新课程方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以及这些理念的依据和作用,认识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实质及其反映的理念与基础,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实施是实施者自觉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将课程方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5)价值的内化。价值的内化是指课程实施者将新课程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自觉地执行课程的各组成要素。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者因素。这些因素的各自作用:(1)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教师因素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2)学校领导与管理者: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更多地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管理特色体现出来。(3)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协作者。
9、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p187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主要是:(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指向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充分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调查学生的需求和特征。(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利交给教师,体现一种"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的过程。(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实践中通过开发国家课程以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照顾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二者互相补充。(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开发、实施与评价中都要发挥骨干作用,这使教师从心理上、角色定位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积极性、主动性高涨,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高效顺利进行。
四、论述题
1、 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P118-119
答;(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一般说来,强调学习内容从己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20世纪70年代以后,-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横向组织的问题:任课老师难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内容;学校现有条件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2、 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P148-152
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改革本身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革的需要是影响实施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有时不是直接可以看出的。(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关于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清晰程度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贯穿改革全过程的问题。改革越复杂,就越需要教师和有关人员了解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复杂性可能是由于要改变的东西太多,有可能是由于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太大造成的。改变的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所要做的东西越多,就会导致越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实用性越强的改革方案,越会得到实施者的理解和接受。(二)学校内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校长。校长在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校长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校长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解实施课程改革的措施是使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2)教师。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三)学校外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学校改革受社区的影响很大,校区的改革经验和舆论是重要的因素,以往改革的成功,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接受新的改革。家长更是一个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和直接的因素。(2)政府部门的影响。政府部门对改革的认同、关心和支持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协调和关心,任何改革的措施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同时,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措施,,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3)社会团体的力量。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一个冲击的作用。
3、 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P176
答:目前,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区地方特点指定地方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只是为课程管理实践勾勒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实时还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支持,
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因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我国的课程管理手段包括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考试和督导等多种形式,但实质上,它们都属于指挥类限制性管理手段,缺少服务性、咨询性、经济市场类、网络等手段,课程管理手段单一、陈旧。再如我国在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制定各项课程相关政策时,出现了课程相关政策及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甚至各种课程改革标准、文件、资料等没有为一线课程实践者及社会大众真正理解与接受的问题,因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P191-192
答: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特别是教师)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P203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如下: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 本质说 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 和 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 A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
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三、简答题
1、 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P205
答: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从不知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认识、探索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2、 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P221
答;间接知识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它的主要观点是:
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一般说来,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但学生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深刻理解和运用的知识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利用好已有的经验外,教学中要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教学就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的过程。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 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P208-209
答: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有(1)双边性,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2)认知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3)实践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P236
答: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学生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它的操作程序的步骤包括: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P241
答: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的主要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工艺学等学科上呈融合化趋势。(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既非单一的"教的模式",也非单一的"学的模式",而趋向两者的辩证统一。(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代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强调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P259
答:"道尔顿制"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尔顿制"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P261-264
答: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有(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p276
答: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主要有(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其中包括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其中包括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其中包括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
四、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21
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
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49--250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
(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3、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P269-270
答:目前中小学班额人数过多,学生座位古板老套,教室设备落后。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当前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改革,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后,了解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主要是:。
(1)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大小影响课堂教学管理。针对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以加强人际情感交流。如美国教育部1998年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把每班人数控制为18人,法国改革班级授课形式的目标是每班学生不得超过25人。(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特朗普制就是大班、小组、个别教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试验,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策略。(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如,不超过20--25个学生,可采用马蹄形、圆形;25名以上学生可采取双矩形、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根据特殊的需要座位还可设计为弧型、辩论型。(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欧美等国试验并推行许多以个别化教学为标志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第一,在采用师生一对一的关系时选择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材,如程序教材、自学参考资料等;第二,由学生在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定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活动;第三,采用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教学机器、音箱设备等。
4、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P273-274
答;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一般地说学生不喜欢对自己行为加以评价,特别是消极性评价。教师拟多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不包含评价,学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2)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视自己与学生平等,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3)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现有学习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高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教师应该组织同学有特色地布置本班教室,注意座位、光线等对课堂的影响。(5)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到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步探究的兴趣。
5,举课堂教举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P223-225
答:案例: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鹅》中第二自然段:"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的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丹顶鹤的底稿,请你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内容,给它填上合适的颜色。完成后,各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丹顶鹤,大家评一评,把你们这组认为最美的画推荐出来,贴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起与你欣赏。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运用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在这里,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意,采用画一画的形式,使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6、 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245-248
答:苏教版语文第二册《雨点》的教学片断:
师: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池塘里。你们看,池塘里的水很平静,一动不动。书上用了哪个词语?
生:睡觉。
师:小雨点落进了池塘里,它闭上了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池塘里睡觉。小雨点会想到什么呀?
生:......
师:小雨点睡得多香多甜哪,我们千万别打扰它。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练读"睡觉"。
师:读好了词,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
生练读。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看图,读读词,已经读懂了第一句话,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读第二句,看看能不能读懂。
这一片断的教学,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片断中,师生通过谈话法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轻柔。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上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