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通论(2)》形考作业答案
说明:由于形成性作业大家手头都有,这里提供形成性作业标准答案。请大家务必独立完成之后,再与这里的形成参考,找出差距,加深印象。
《中国文学通论(2)》形考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
1、1898 2、陈独秀 3、左联 4、热风 5、冰心
6、伤逝 7、沉沦 8、蚕马 9、陆志韦 10、志摩的诗
11、穆木天 12、雨巷 13、终生大事 14、孔雀东南飞 15、1907
16、夏衍 17、林纾 18、林语堂 19、鼻涕阿二 20、十五娘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B
6、C 7、C 8、A 9、C 10、A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前五四文学"的主要特征。
所谓"前五四文学"是指20世纪初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酝酿和准备时期,起止时间为1898年至1917年,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宣传之中,致力于推进文学改良运动,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是1868年由黄遵宪提出的,但响应者寥寥)1915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至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中国文学进入五四文学时期。
"前五四文学"对文学革命进行了舆论和精神上的准备,主要有下列特点:
(1)"前五四文学"最为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小说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动摇了传统旧文学的社会基础,在《新小说》的带动下,不仅小说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促使了一大批以普通市民为对象的文学刊物的出现,产生了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和拥有庞大市民读者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2)"林译小说"培养了新文学最初的作者,在"林译小说"的影响下,以翻译为名进行文学的创作蔚然成风,使许多的新文学的作者在模仿中成长起来。
(3)报刊杂志的兴起培育了新文学的市场。报刊杂志不仅使广大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经济独立、政治自由的新路,产生了一批在思想上不再依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文人学士,而且培养了新型的以市民为主体的读者群,从而使新文学的产生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李金发为什么被称为"诗怪"?
人们之所以称李金发为"诗怪",主要是他的诗歌晦涩难懂而言的。
李金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第一位象征派诗人,其诗歌创作主要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主要作品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这些作品主要内容为歌唱爱情、感叹人生和描绘自然,艺术上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魏尔伦、梅特林克、凡尔哈伦等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量采用暗示的手法,表现诗人的内心感觉。如《弃妇》一诗从特殊的"弃妇"(现实的)暗示普遍的"弃妇"(感叹人生如弃妇),在远距离的事物中(把看似不相干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发现诗的联系。第二、远取譬。朱自清在总结李金发的诗歌时说,他"多远取譬","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这种手法使李金发的诗歌意义含蓄、朦胧,在当时的读者中无异于天书,给人晦涩难懂之感。第三、文言词语和外语在诗歌中的运用,造成诗歌的陌生化效果,增强了诗歌无形的神秘的感觉。李金发进行诗歌创作时,正在法国留学,受国内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影响较小,在诗中大量引用文言词汇和外语词汇,形成了诗歌特有的"涩味"。第四、李金发的诗歌直接传达了象征诗派对社会现实的绝望态度,诗歌内容较为颓废,诗歌意象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多义性。
3、为什么说《酒后》最能体现丁西林独幕剧的特点?
丁西林的独幕剧在结构上最具特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戏剧结构上三元结构模式,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称为二元三人模式,丁西林的独幕剧通常由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对峙,第三人则起着结构性的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某种契机。二是戏剧冲突的安排上的"几乎无事的喜剧",构成戏剧冲突的双方,并不存在正反好坏、高下优劣的价值等级,而仅仅是观念、态度,或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形成的差异。《酒后》典型地体现了丁西林独幕剧的这两个方面的特点。这部独幕剧是根据凌叔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表现的是"夫"和"妻"二人原有一个温暖、平静的家庭,彼此文化层次都比较高,感情也不错。但是由于"他"(客人)的出现(客人喝醉了酒,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在戏剧中没有说一句话),却引发了小夫妻间的一场对话,揭开了妻的理想主义与夫的满足现状、玩世主义之间的潜在矛盾。在戏剧中,妻突发奇想,要当着丈夫的面吻一下"他",几经曲折,丈夫勉强同意,妻却临阵退却。这未实现的"一吻之恋"显示了中国上层科研课题女性微弱、平和、怯懦的爱情追求,荒诞的喜剧背后隐藏着不可言说的悲哀。最后,"他"醒来,夫妻感情的微澜也归于平静。这原本就是一曲"无事的喜剧"。同时也是典型的三元结构,夫妻二矛盾的主体,二人之间的矛盾还是对立,而是一种对比、对照,二人都有可爱之处,也都有可笑之处。而"他",客人,虽然在剧中没有说一句话,但他是矛盾的引发者,随着他的醒来,戏剧也就自然地结束,因此,他在戏剧中是不可或缺的。
四、论述题
1、闻一多的《死水》被看着是他的"三美"诗歌主张的典范,请举例分析其特点。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主要倡导者和理论家,其新诗格律的主张集中体现在所谓的诗歌"三美"上。所谓"三美",是指绘画美(词藻)、音乐美(音尺、音节)、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三美"主张是从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的基础上创立的,是闻一多追求"东方和谐美"的诗歌美学理想。
《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新格律诗和"三美"主张的完美典范。在绘画美的追求上,诗歌采用色彩艳丽、绘画感强的词汇来描写死水中的事物,使一沟绝望的水,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布,造成诗歌的"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如:"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要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在这里,诗人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样一些美丽的词藻来描绘死水中丑恶的事物,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使读者对这沟绝望的死水更加厌恶。
在音乐美上,主要表现在音尺的安排和押韵上。所谓音尺,也称音步,是由汉语特有的音节组成的音组,音尺主要分"二字尺"和"三字尺"两种。在《死水》中,每行诗由四个音尺组成,每行有一个"三字尺",位置并不固定,由此形成诗歌节奏上的变化,使诗歌朗诵起来朗朗上口,不显得呆板。如《死水》的第一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
建筑美主要表现为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说的是诗节之间要结构一致,句数相等,每行的字数也要相等,这样排列起来就整齐划一,象一座座楼房一样。《死水》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排列起来,象五座整齐的房屋,也犹如五首内容相连的"九言"绝句,是一种标准的"豆腐干式"的格律新诗。
2、曹禺的《雷雨》受到易卜生"社会悲剧"的影响,请从社会悲剧的角度分析周朴园形象。
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也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1918年《新青年》推出了"易卜生专号",从此,易卜生成为对中国新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充满着关注现实生活问题的现实主义精神,坚持"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连同其生活环境、生活细节都按本来面目逼真地搬上舞台",以"客观的记录"反映现实生活。(引文见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第二章《易卜生与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因此被人称为"社会悲剧"。
《雷雨》的创作广泛吸取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的影响。从社会悲剧的角度来看,《雷雨》受易卜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周朴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方面。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族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周朴园是一个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作品通过他与鲁大海的冲突,揭示了他血淋淋的发家史,他以前在哈尔滨包修江堤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二千多工人,从而克扣工人的抚恤金发了大财。周朴园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他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他与蘩漪的关系,突出表现了他专制冷酷的性格特征。表面上看,他与蘩漪是夫妻关系,但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在第一幕"喝药"的一场戏中,为了强迫蘩漪喝药,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药去劝,后又要大儿子周萍跪着劝,直到蘩漪认输为止。之所以这样,并不是说明他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自己说出来后,蘩漪必须服从。在他的眼里,妻子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花瓶,一个服从他意志的榜样,而丝毫没有人格和尊严。同时,周朴园还是一个极端伪善的人,他对侍萍始乱终弃,却又在得知侍自杀的消息后,多年保持着对侍萍的怀念,但当活生生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就马上翻脸不认人。作者在塑造周朴园形象时,一方面揭露其作为资本家的阶级牲和阶级本性,另一方面又始终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塑造,特别是他与侍萍的关系,他内心的怀念和忏悔,都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内容,从而使周朴园这个形象的塑造有血有肉,鲜明生动,避免了人物塑造概念化、平面化的弊端。从人物的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出发,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从人的角度感受生活,这正是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基本特征。
五、作品赏析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小说"格式的特别"。
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上去试验。"这段话不仅指出了鲁迅小说的重大的艺术成就,而且肯定了小说的开创性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鲁迅为小说的民族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新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小说。小说一发表,就以内容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而引人注目。可以说,《狂人日记》是对中国小说样式的一个全新的创造。
首先,小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日记体形式。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只有笔记体小说,多记录一些趣闻逸事或神魔鬼怪,而《狂人日记》采用日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的角度,内心独白的形式,深入的发掘人物内心的活动,这不仅是一种新形式的创造,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不善于心理描写的弊端,使文学表现的方法和手段得以丰富。
其次,小说分为两大部分,即"序"和正文,"序"采用文言写作,正文使用白话,序交代写作的缘由及日记主人的情况,正文写日记的内容。这种特殊的结构样式不仅成功而形象地展示了文言向白话过渡的历史进程,而且通过这种形式,形成一种反讽结构,使序与正文的内容相互消解,极大地丰富了小说内容的容量,加强了小说表现生活的复杂性。
第三、《狂人日记》也是第一次成功地运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而且在白话文的运用中,典雅纯正,为白话取代文言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白话文字改革中也是功不可没。
《中国文学通论(2)》形考作业2答案
一、填空题
1、短裤党 2、为奴隶的母亲 3、丁玲 4、张天翼 5、沙汀
6、山峡中 7、二马 8、讲话 9、胡风 10、卞之琳
11、流言 12、萧红 13、四世同堂 14、王贵与李香香 15、赵树理
16、关汉卿 17、闻捷 18、孟良崮 19、李? 20茹志鹃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A 7、D 8、B 9、D 10、D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丁玲小说从《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到《水》的变化过程。
丁玲是左翼文学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也被称为"第一个革命女作家"。同初期左翼青年作家一样,丁玲的文学创作也经历了一个频繁的变化过程。她的成名作《梦珂》,写的是一个热情单纯的女性在冲出没落的封建家庭,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格格不入,充满了时代特有的幻灭感。1928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30年代丁玲小说影响最大的一篇,也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小说以"郁达夫式"的大胆和坦率,表现了一个时代新女性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但又比郁达夫更深入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这之后,丁玲写作了一系列表现女性不幸生活的小说,如《小火轮上》、《自杀日记》、《阿毛姑娘》、《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等,这些小说大都以大革命失败后的女性的精神苦闷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虚无主义的感伤色彩。之后,丁玲同胡也频等革命青年有了亲密的接触,思想上发生变化,创作上转向表现革命知识分子的题材上来。1930年,她创作了《韦护》、《1930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这几篇小说同当时的左翼文学创作一样,内容主要为"革命加恋爱"的套套,概念化的倾向严重。1931年,丁玲加入左联,并担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同年发表中篇小说《水》,以当年发生在全国16省的大水灾为背景,表现农民的觉醒和反抗,再次震动文坛,也标志着丁玲从革命知识分子题材向工农题材的转变,但是,在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革命浪漫谛克"的俗套。此外,在这时期,丁玲还创作了表现上海工人生活的《某夜》、《消息》、《夜会》等小说。1933年丁玲被捕,出狱后奔赴延安,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作。
2、简述1942年前后解放区文学的变化。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爱国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这其中也包括许多30年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如丁玲、艾青、田间、萧军、何其芳等,这些作家来到延安后,一方面怀着极大的热情,讴歌解放区新的生活,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热情。特别是一些诗人,他们一改过去忧郁、低沉、感伤的调子,用明快、炽烈、昂扬、粗犷的文字歌唱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如何其芳的《快乐的人们》、《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太阳的话》、《毛泽东》等,特别是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收获;另一方面,当时的解放区又是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地区,对于看惯了黑暗、写惯的丑恶的作家们,这里面还有许多落后的思想和封建的残留,他们很快就用受过五四民主与科学的启蒙思想熏陶过的眼睛,十分敏感地发现了解放区的"鲁镇",在这时期的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丁玲,她创作了《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反映解放区黑暗面的作品,表现解放区农村封建热力的强大和工农干部的缺点。此外,作家们还运用杂文来说明"太阳里也有黑点"。如王实味的《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等等。解放区创作的这种情况,引起工农干部的不满,也引起党中央的关注,1942年5月,延安开展了文艺整风,这些众矢之的受到了批评,更主要的是,通过整风,作家们确立了新的文学观,创作上也走向一条新的道路。
1942年延安整风后,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这两种类型在50年代形成了"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
1942年后,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主要收获小说方面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孙犁的《荷花淀纪事》、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诗歌方面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田间的《赶车传》、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李冰的《赵巧儿》等。解放区的文学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揭示的主题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往往表现人民从苦难到解放、从觉醒到革命的过程,并把人物与社会革命紧紧地结合起来。风格上大多明朗、炽烈、热情,艺术上重视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大多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这时期的文学为新中国文学吹响了号角。
3、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有哪三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出现的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是当时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现象。特别是历史剧的创作,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收获。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中,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古为今用"为创作原则,积极反映时代精神,以歌颂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文治武功为具体的现实政策和政治路线服务的作品。如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通过对历史上的曹操、武则天翻案来借古颂今。曹禺的《胆剑篇》重新演绎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来响应当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王昭君》则歌颂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二是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体现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怀的作品,如田汉的《关汉卿》,塑造了关汉卿铜豌豆的性格,突出表现关汉卿表达人民心声和坚持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精神操守的特点,寄托了知识分子理想的英雄形象。三是自觉地继承民间传统,努力反映民间意识和民间趣味作品,如老舍的《茶馆》,借北京一个茶馆的变迁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则地反映了民间清官戏的趣味。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的主要区别。
"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京派指的是一个文学流派,京味指的是一种文学风格。
"京派"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干、汪曾祺等。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但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征: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有意识地采取一种回避时代潮流、回避现代文明、回避时尚的态度,用怀旧的笔触描绘农耕文明的理想,并借以抗拒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明。他们的作品通常以故乡生活为背景,并加以理想化和诗意化,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纪,废名笔下的黄梅农村,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风情等。在风格上,京派作家往往追求一种和谐、圆融、静美的田园牧歌风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纯美的世界,废名笔下的黄梅农村,则是一个没有纷争、人人都与世无争的世外桃园。在文体上,京派钟情于抒情体小说形式的创造,大多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人物、风情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是典型的诗化小说。废名则从中国诗歌中吸取营养,用写绝句的方法来写小说,把诗歌的意境和西方现代派的技巧引入小说,追求小说的朦胧美。汪曾祺的小说与散文很难区分,他不重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把笔力放在风俗的刻绘上。因此,京派小说更多的是同乡土小说发生联系,通过对乡土的理想化"以退为进"地抵抗现代文明的堕落。
而京味小说是一种文学风格,起源于老舍北京生活的一系列小说。虽然老舍的小说与京派小说一样,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写人的命运和在特定的文化制约中来表现世态人情,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探讨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戕害,但老舍小说称为京味小说的主要原因却是小说的"俗文化"的特征,这与京派小说的贵族风格和纯文学追求是最大的区别。具体来说,京味小说有如下特征:一是在内容上主要写北京市民生活及风俗习惯。二是在语言上采用北京地区的市井语言,追求"京味儿"和语言的幽默风格。三是多以喜剧的形式来写悲剧,是一种"含泪的笑"的风格。
2、为什么说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农村题材小说是五六十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从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李?的《李双双小传》等短篇小说,到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等长篇小说,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农村题作品。这些作品主要表现农民在获得土地之后如何克服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的斗争,歌颂新生活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可以说,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首先是新的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激动人心的生活素材。50年代开始的土改运动,使中国的广大的贫苦农民第一次真正地获得了土地,这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喜悦,而且也给农民带来了精神和心理的巨大冲击。之后的互助合作化运动,又使农民在集体化道路与小生产者利益之间经历了尖锐复杂的斗争。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广大农民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和生活变迁,给作家提供了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生活素材。可以说,这是一个应该产生巨著的时代,但由于左的主流意识的影响,这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存在着主观愿望与理想化的弊端。另一方面,这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同时继承着五四和解放区两个文学传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乡土题材的创作成果最为丰富和发达。以鲁迅为代表的探求和改造国民性为特征的启蒙主义文学,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崇尚自然、歌颂民间生活、美化自然风光为特征的田园浪漫主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两个重要的流派。在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许多的农民形象如梁三老汉等都可以找到鲁迅小说的影响,而周立波笔下的湖南山乡,则与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有着内在的血肉联系。更重要的是,赵树理、柳青、孙犁、周立波、马烽等作家都是在解放区文学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创作是解放区文学的继续和延续伸。因此,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五、作品赏析
以《寒夜》为例,分析巴金"生活小说"的基本特点。
20世纪40年代,一些知名作家或挖掘过去的生活,或表现抗战时期的人和事,以冷静的笔调创作了一批具有文化探讨性质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总体上呈现出由激情走向生活的发展趋势,被称为"生活小说"。这些作品主要有巴金的《寒夜》、萧红的《呼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等。
巴金的《寒夜》发表于1946年,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巴金的后期创作在艺术上有所变化,从过去的激情充沛转为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现实。他自己认为"在后期的作品里我不再让我的感情毫无节制地奔放。我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唠唠叨叨讲故事了。我写了一点生活,让那种生活来暗示或者说明我的思想感情,请读者自己作结论。"(巴金:《谈我的短篇小说》)因此,他后期创作的三部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被人称为"生活三部曲"。《寒夜》是一部平民史诗,表现的是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图景,抒发的是小人物内心的真实愤慨。和巴金早期充满激情的小说不同,《寒夜》用笔十分冷静,作家很少直接出来替主人公呼喊,而是注意挖掘日常生活冲突和矛盾中人物的心理。
《寒夜》主要通过汪文宣一家在抗战后期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抗战胜利后仍然无法改变的不幸命运,揭露国统区的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表现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悲剧。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毕业的夫妇。他们曾经受过西方现代思潮的熏陶和启迪,在个性解放的信念下结合,又共同追求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但汪文宣很快就在艰难的生活中消退了锐气,变成了一个胆小、软弱的小公务员。他卑微的愿望不过是挣一碗饭吃,一家人能平安和睦地生活下去。尽管他挚爱妻子和母亲,原意为他们牺牲自己,但他的卑微、平庸已不能再获得妻子的爱情,也无力解决婆媳之间的矛盾,更无法抵抗社会对他精神上、经济上的压迫,终于在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之际,贫病交加中满怀怨愤地死去。
在小说中刻画得最有深度的人物是曾树生,她的性格有复杂的多维性,巴金深刻地把握了其性格的构成动因。与汪文宣不同的是,她年轻美丽,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开放,然而内心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苦闷。这苦闷除了社会环境的压迫外,更有她身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她爱自己的丈夫,也曾想遵守传统道德的规范,作安分守己的妻子,但一回到家,面对病入膏肓的丈夫,内心便控制不住恐慌和压抑。所以在年轻、富有而又健壮的陈主任面前,她惶惑而无法抗拒,本来隐藏在内心的苦闷浮现出来,并终于驱使她离开丈夫而随陈主任去兰州。同时,无休止的婆媳"战争"也使曾树生身心交疲。曾树生始终处于一种既无能为力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境地,始终处于既不愿背叛家庭又不得不去做"花瓶"的矛盾痛苦之中。在小说中,汪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作品通过她对儿子"占有"式的母爱和对儿媳的排斥,既表现了中国中下层家庭中残余的封建势力的强大,又深入地表现了中国家庭中婆媳关系的传统意识。在这一家庭悲剧中,除社会因素外,汪母的存在始终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因素,由于她的勤劳的操持,曾使矛盾和困难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也由于她的顽固的观念,使家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如果说汪文宣的结局令人同情,那么这两个女性形象则令人深思,小说中汪文宣面对无休止的婆媳争吵而左右不是的精神煎熬,不正是中国千万人的凡人小事的悲剧吗?!只是作家把这种悲剧放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使它有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已。
《寒夜》写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其着眼点放在中国普通而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作家对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掘出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被扭曲的人性困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将"生活小说"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学通论(2)》形考作业3答案
一、 填空题
1、新时期 2、新时期文坛的第一场有关"朦胧诗"的文学论争及"寻根文学",都与知青作家有关。(练习册中第2题删除,改换此题) 3、曾卓 4、伤痕文学
5、寻根 6、新历史小说 7、如果说80年代文坛最醒目的一个词是"先锋"的话,那么90年代就是"另类"。(练习册中第7题删除,改换此题) 8、文革 9、重放的鲜花 10、绝对信号 11、今天 12、崛起的诗群 13、纯诗 14、邱岳峰
15、欧阳江河 16、汪曾祺 17、李顺大造屋 18、刘震云 19、陈毅市长
20、中国孤儿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D 7、D 8、B 9、A 10、A
三、简答题
1、请简述20世纪末叶中国文学各阶段文学的主要特征。
(1)"新时期文学"初期阶段(1976~1984)主要特征:"启蒙的文学"传统得到恢复,重铸了作家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文学以强烈的干预现实的姿态宣告了自身的复苏。
(2)"新时期文学"后期阶段(1985~1989)主要特征:"文学的启蒙"传统得到恢复并拓展,作家的文体意识开始觉醒,形式与技巧更引起作家们的关注,文学由"写什么"向"怎么写"过渡。
(3)"后新时期文学"阶段(1990~ )主要特征:边缘化和多元并存。
2、韩东诗歌《你见过大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你见过和》写于1983年,大海是诗人喜用的一个意象,在以往的诗歌中,这一意象几乎有了固定的内涵,往往与崇高或英雄相关。韩东则要挣脱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诗中用三句重复的"就是这样",强调的是"大海就是大海",诗人又用"顶多是这样""人人都是这样"来进一步强调这一点。诗人在剥除了"大海"常见意义的同时,还原了"大海"意象的本意:即大海就是平凡的日常生活。在韩东看来,大海就是大海,所有人类赋予大海的"赞叹""怀想"与"歌唱",都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与自作多情。而人类自作多情的结果就是把事物本身的面貌给遮蔽了。诗歌抓住生活中人与大海的关系,许多声称爱大海的人只不过爱的是想象的大海。因此,这首诗歌表现出第三代诗人明显的反抒情倾向。
此诗还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完全的口语化。诗中没有对大海的歌咏性抒情,只是客观描写,以避免抒情倾向。第二,为了弥补口语韵味上的不足,诗人用了"反复"手法,具有"冷抒情"效果。
3、反思小说大多为中篇,请简要说明原因。
在新时期文学复苏期,短篇小说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伤痕文学"大多以短篇形式问世。到了80年代反思文学兴起时,中篇小说开始盛行。这是因为:倾诉伤痕大多凭一时的激情爆发,较为感性,而反思历史则需要更深厚的生活阅历和相对理性的思索。帮反思题材的中篇小说已不同于截取人生片断来倾诉伤痛短篇小说,而是将片断拉长至几十年,以中心人物的生活道路来连结新中国甚至更长历史时段各个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事件。小说通常会出现一个有坎坷经历的主人公,以他的坎坷人生与当代社会政治的重大事件相连,主人公的命运的悲惨乖谬,都由社会政治事件决定。这几乎是较为著名的反思小说的基本模式。因此,相比较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表现生活的时间跨度拉长了,篇幅也不得不拉长,只有适当长度的篇幅才能容纳厚重的"历史"。
四、论述题
1、知青题材反思小说基本上有两个反思角度,请举例分析其各自特点。
知青题材反思小说基本上有两个反思角度,其一表现出对知青生涯的留恋。与"右派"反思小说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比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早期小说对民间社会价值的发现就如出一辙。对知青生涯的留恋在不同的知青作家中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史铁生等大部分知青作家留恋的是那片自己曾经流淌过汗水的土地,和那片土地上与他们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们,对知青本身的苦难,他们常常避重就轻,一笔带过,而张承志、梁晓声则表现出对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怀念和向往。张承志虽然也表现出对蒙古草原和草原母亲的留恋,但依恋之情意在强化他对"红卫兵-知青"精神的迷恋。在梁晓声的作品中,则几乎全部表现为知青生涯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他歌颂和留恋的不是农村和农民,而是知青自己,是知识青年青春时代特有的革命激情。当然,知青小说于留恋中也透露出无奈和苦涩,对知青运动不无反讽之意,只是反讽表现得较为隐秘。
其二表现对知青生涯的否定。这些作品着力于表现下乡知青的真实心理与苦难处境,从而对知青运动作出否定。如叶辛的《蹉跎岁月》,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知青下乡是浪费生命、蹉跎岁月的举动。阿城的《棋王》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小说几乎没有知青苦难生活的描写,只有生存意义上的饥饿描写。把具体的知青苦难,上升到生存苦难来写,表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荒谬性。
2、概述20世纪末叶话剧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成就。
综观20世纪末叶的话剧创作,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戏剧结构多姿多采。"冰糖葫芦式"结构、"马戏晚会式"结构、平行结构、双重时空结构、散点透视结构、开放型网络结构、意识流式结构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在人物刻划方面,既注重普通人形象的塑造,又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摒弃了"造神",而倾力于"写人"--更多是各种各样的普通人,且塑造手法多样化。
第三,突破舞台界限,强化观演交流。冲破"镜框式舞台"界限,启发观众的参与和思考,运用"间离效果",破除"舞台幻觉"。如改台上演出为平地演出,将观众与演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拉近了空间的距离;或者采用中心舞台形式演出,观众围坐在舞台四周;或采取小剧场演出的形式,使观众和演员更加贴近,甚至直接参与。
第四,打破传统分幕、分场整一概念,扩大舞台时空领域。增加剧作的场次,使演出的时间、地点变换加快,幅度加大。分割舞台、增加演区,扩大舞台空间,甚至几个演区同时表演,使时空更为经济。
第五,加强戏剧的综合意识,丰富话剧的表现手段。音乐、舞蹈、绘画、电影、曲艺、滑稽、说唱乃至杂技、傀儡、影子、魔术等均被作为话剧的有机表现手段,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综合艺术。
五、作品赏析
以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为例,分析小说叙述法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王安忆在90年代以后的小说中,更注重小说的叙事功能,《叔叔的故事》被认为是王安忆创作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部作品,标志着王安忆小说从早期的自我经验的再现向小说虚构的叙述的转变,陈思和说:《叔叔的故事》标志着王安忆"新的叙事风格正在形成"。(《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
在这篇小说中,王安忆通过正反相抵消或相互平行的多重叙事,形成了一种消解性的叙事结构。特别是在"叔叔"形象的塑造上,这种消解性是小说人物塑造上的主要特色。因此,与其说《叔叔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右派故事,不如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右派故事的叙述过程。在这个叙述过程中,一方面是右派的经历与崇高的形象(叔叔的自述),一方面是"我"揭穿叔叔叙述的漏洞,使叔叔的形象显得平庸。小说通过这种相互消解的叙述促使请教反省,许多自述的右派经历与形象是怎样同实际相互背离的。
作者运用这样叙事法塑造人物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小说人物类型化。作家故意不给叔叔起名,目的是把他当成一个类型来刻画,叔叔代表的是一代人,"我"同样代表着一代人。我们是不同的两代作家。小说在塑造"叔叔"的同时,也塑造了"我"。"我"对"叔叔"的 解热情源于"我"对"叔叔"崇高、成功的羡慕甚至甚至嫉妒,"我"本是怀着对"叔叔"既崇敬又不服气的态度去讲述叔叔的故事的,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发现了叔叔故事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叔叔并不是原来想象中的那个精神偶像,于是"我"也不快乐了。作品通过这样的叙述证明:原来"我"的偶像和写作上的对手是那么不堪一击,那么,"我"向叔叔的挑战,又有何意义呢?作品的这种不确定的人物形象,既消解了右派作家的崇高和成功,也是一种自我消解,"我"在讲完叔叔的故事后,再也不会去讲述那些快乐的故事了。王安忆借此告诉我们,叙述是不可靠的,历史是难以还原的,从而对历史的真相进行了更深入的反思。
二是采用复数叙述和分析性虚构,模糊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小说运用了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法,即复数叙述。如关于"叔叔"下放的地点,小说中有两种不同的叙述角度:一是"叔叔"自己的回忆,通过这种叙述角度使叔叔的形象崇高起来;一是"我"的分析推理,揭穿"叔叔"叙述中的漏洞,使叔叔显得平庸。虽然"我"没有给自己的分析推断下结论,用的是假设性语气,但"我"这种叙述本身已暗示读者,叔叔的自述是不可信的。他可能并不是什么崇高的理想主义者,这是叔叔成名后的自我虚构或幻象。另外,小说还运用了分析性的虚构,当叔叔的故事没有现成的材料来说明叔叔的言行时,"我"就用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式,来分析叔叔言行的前因后果。如小说中关于叔叔离婚的原因,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性虚构的叙述方法。上述两种叙述方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推理的前提,由于前提是假设的、不真实的,因此结论自然是不确定的,于是叔叔高大的形象也就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这样,就把叔叔的形象给消解了。
《中国文学通论(2)》形考作业4答案
一、填空题
1、沈从文 2、小学校的钟声 3、苏七块 4、鸡鸭名家 5、韩少功
6、烦恼人生 7、阎连科 8、小鲍庄 9、寻根 10、风景
11、顽主 12、透明的红萝卜 13、原始风景 14、阎连科 15、现代主义
16、无主题变奏 17、拉萨河女神 18、私人生活 19、格非 20孙甘露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A
6、C 7、D 8、A 9、B 10、D
三、简答题
1、简述风土、市井小说的主要特征。
从文化、风俗的角度,为民间文化塑形,具有地域色彩,并寄予作者情感、价值取向与理想的作品,我们称之为风土文学、风俗文学或市井文学。这类作品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能工巧匠、传奇式人物,是这类小说最为关注的对象。如汪曾祺《鸡鸭名家》中的余老五、陆鸭,《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冯骥才《市井人物》中的苏七块等。
第二,鲜明的地域色彩,也是这类小说独备的特征。如冯骥才的小说写的是津门神韵,邓友梅的小说表现的是北京没落贵族的生活,林斤澜多表现温州风情,陆文夫小说弥漫着苏州城小巷的温软气氛,汪曾祺的小说则大多与故乡高邮有联系,等等。
第三,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美食佳肴等等,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林斤澜、汪曾祺、陆文夫的小说总喜欢描写吃的故事,通过"吃"来表现地方风情和人情世故。
第四,有的突出通俗小说的故事性,有的淡化故事性。前者如刘绍棠和冯骥才的小说,后者如汪曾祺的小说。
第五,语言素朴简洁明快,尤其是方言俚语的巧妙运用,民间口语的提炼,使语言具有了"内容性"。
2、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局限。
80年代末兴起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冷静客观的"零度写作"突破了小说典型化的理论,表现具有概括性的小人物形象,成为90年代小说创作的主潮。但新写实小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
第一,欲望主宰了一切,也主宰了小说,甚至流于粗鄙、琐碎,与"寻根文学"一样,野蛮粗俗与丑陋,似乎成为"现实"所有的真相。
第二,作家对所写的现实往往缺乏鲁迅式的理性和对现实的超拔精神,似有沉湎于琐碎平庸生活描写的倾向。90年代后,写实小说大都遁入历史叙事。
3、90年代初"私人化写作"与90年代后期"时尚化写作"有什么不同?
"私人化写作"依然是以颠覆"历史话语"为宗旨的,他们塑造与现实较为疏远的个人内心"孤岛"世界;而"时尚化写作"则根本不屑再去打碎什么,而只是张扬他们的欲望,想怎样就怎样,在作品中则表现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显得轻松自由,更反叛也更随心所欲。
"私人化写作"力图对现实进行超越与疏离,而"时尚化写作"不再试图从陈腐的观念和秩序中沉重地挣扎而出,他们前所未有的"激进性",不过是现代商业社会的文学时尚而已。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区别。
新写实小说广泛吸取了现代主义的种种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不仅写实的方法不同,而且写实的态度和观念也完全转变了。
第一,以往的重大题材不再成为写实的主要内容,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小说写实的主要对象。新写实小说不仅没有了文革文学中的"高大全"形象,也不再表现新时期文学中的苦难"英雄"和传统现实主义的乌托邦"理想",而以大量原生的生活状态和琐屑的日常生活场景逼近生活本身。如池莉的《烦恼人生》描写武汉市民的婚姻、家庭及日常生活状况,表现中年人的生存困惑,小说内容接近于小人物真实的生命形态。其他作品如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等,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都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第二,作家对所写的"现实",不再以预设的立场加以褒贬,尽可能做到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是所谓的"零度写作"。作家在描写人物和人物的生存处境时,基本上是不动声色的,既无同情,也少有批判,最典型的要算刘震云的小说,《单位》中的小林,虽然也曾有理想和抱负,但在巨大的社会网络面前,他的理想的抱负显得微不足道,生存竞争成了每一位。理想的光环被现实而又残酷的社会一点点吞噬,向来被认为崇高的事业,不过是维系生存的手段而已。作家对这样的现实采取认同的态度,人的动物性本能占据了世俗生活的全部,作家和人物面对这样的处境,充满了无奈与无力。
第三,新写实小说对"典型化"理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塑造。新写实小说无视所谓人物的典型性,不看重人物的个性,不是把人物当作独特的"这一个",而是当作"这一类"来塑造,人物形象因而更体现出概括性。如方方的《风景》塑造的七哥形象,外貌特征不甚清晰,内心世界也极其模糊,基本上没有个性可言,但小人物的共性十分明显,那就是千方百计地向上爬,要做"人上人",这种欲望控制着人物的身心,主宰着人物的生活。
第四,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大部分作品,依然属于写实范畴。大都回避了历史的重大题材,而是民间传奇式的野史,是在"正史"背景下的个人或家族命运史,个人成长心理史,并采用极为个人化而非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进行叙事。如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原汁原味的生活,是原生态中的人性。
2、余华的先锋派小说有哪些不同类型?举例分析其成败得失。
余华被认为是先锋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实验意识,形式多样化的创作,以及90年代风格的转变,均被看作是中国先锋小说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余华的小说钟情于暴力和死亡,具有自觉的求新求变的意识,很少重复自己。
余华早期作品大多受卡夫卡影响,模仿得生硬滞涩,如《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出门远行》等,小说追求事件的突兀性,叙述也较流畅,但叙述不够丰满,叙述变成了直奔抽象理念并图解理念的过程。
《一九八六》和《现实一种》是余华把抽象的暴力叙述得最为具象的两篇作品,前者有具体社会背景,后者完全抽去时代与环境背景,只剩下赤裸裸的生理人物。在这两篇小说中,余华用极其冷酷的叙述告诉人们,暴力倾向人人都有,连孩子也不可避免,是与生俱来的。余华冷酷的叙述,在这两篇中达到极致,也成为他小说的显著特征。
《世事如烟》和《偶然事件》是余华企图在叙述技巧上翻出新花样的两篇小说。前者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人物名字的方法,采用的是马原《拉萨河女神》的方法,叙述上则与残雪的小说非常接近,由于手法雷同为"先锋"大忌,因此这篇小说不算成功之作。后者讲述了在同一家咖啡馆中发生的两桩几乎完全相同的凶杀案,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偶然之于必然的关系。小说的兴趣虽然还在暴力,但在挖掘了暴力的内在根源后,开始对促成暴力的内外因素加以综合考察,说明:暴力因此虽然人人都难免(即是必然的),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会实施暴力(即是偶然的),这就与个性和偶然因素有关了。小说并未对"偶然"加以阐述,但叙述本身完成了对"偶然"的释义。因此《偶然事件》是余华最富有形式意味的一篇小说。
《鲜血梅花》、《古典爱情》等戏仿之作依然围绕血腥暴力,但并非余华的成功之作。
《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退回到了传统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对这两篇小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认为,小说通过描述一些细碎的凡俗生活,于平凡中达到了奇妙的效果,写出了民族的苦难史和民族的生命力。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余华向世俗的妥协,是一种媚俗,因此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津津乐道地讲起了世俗的苦难故事,开始了对典型人物的塑造。
《在细雨中呼喊》通过有限度地增强背景、设置主观性的"我"的叙述视角,使以前的残酷叙述变得温情而舒缓,使这部小说显出以前少有的忧伤格调,是对以前创作的一次成功调整,也对传统和先锋作了有分寸的折衷。小说也表现暴力,但不再仅仅是肉体的暴力,也表现精神的暴力,而且精神的暴力是一种更潜在更强大也更难以抗拒的暴力,同时,小说也说明,暴力的后面总是隐藏着权力的威严和人类对权力的渴望。余华对暴力内在意蕴的挖掘,在这篇小说中趋于完整。
五、作品赏析
以汪曾祺《受戒》为例,分析其小说的基本特征。
《受戒》是汪曾祺的一篇写得极美的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这篇小说于1980年发表后,引起文坛强烈的反响,也是汪曾祺的代表作。
第一,对人物的勾勒,大体都属于以少胜多的白描,计白当黑的大写意。《受戒》表面上看,很不像一篇真正的小说,更像一篇散文。小说不仅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他重视的是故乡的旧时风俗和手工技艺等细节,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采用勾勒、写意的方式,以少胜多,计白当黑,小说中,小英子、小明海的性格和命运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故乡当和尚的风俗及乡村少年情窦初开的情致。
第二,准确形象的对话描写。由于小说重点不在人物的刻画上,更多的依赖于准确形象的对话来描绘人物。小说中,明海与小英子的对话共有三次,每一次都与"受戒"有关。通过对话,既在平稳的介绍性叙述中起到了调节的作用,使小说的节奏具有了动态流动的韵律,又借助对话,准确生动、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小英子活泼大方外向和明海聪明腼腆内敛的性格,乡村儿女天真烂漫、野性十足而又朦朦胧胧、情窦初开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着重写气氛营造和对旧时风俗与手工技艺的细节刻划。,汪曾祺说:"气氛即人物",气氛是汪曾祺小说的重点。《受戒》中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当地当和尚的风俗,在乡间,当和尚不过是一种职业,和尚的生活与普通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样可以杀生吃肉娶妻找情人唱酸曲,风俗的描写,构成人物活动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中,小英子不受拘束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也表现了民间生活自由自在的道德价值观念。这种风俗的大量描写,也构成了汪曾祺小说的牧歌情调。
第四,结构"苦心经营"到看不见痕迹,生活流,散文化。《受戒》更像一篇散文,开头刚一提到出家的明海,马上笔锋一转,大谈当地的风俗,后来又写小英子与明海的朦胧情感,至于"受戒"一直到小说的最后才通过小英子的视角写出来。更重要的是小说的情节较弱,较少逻辑的、因果的因素,也较少戏剧性。描写人物目的不是塑造形象而是描写生活。因而,在小说中经常有插入的成份,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等,结构松散,有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表现出浓厚的散文化特征。
1
上一篇:《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4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