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一)
题目: 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答:1、价格与供求的变动方向是通过均衡价格形成和供求定律来反应,具体如下:
均衡价格是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价格作为市场信号,也会反作用于供求,影响和调节供求。
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对该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即需求量和商品价格在反向变化。价格依此可以调节需求量。
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即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价格可以依此调节供给量。
总之,价格与供求之间关系可以通过均衡价格形成和供求定律来说明,即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求。具体来说,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而且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这就是供求定律,也是市场机制的基本定律。市场的一切交易活动和价格的变动都受这一规律的支配。
2、价格与供求的变动幅度是通过价格弹性来反应,具体如下:
价格弹性是描述价格是如何具体调节供求的,反应价格变动百分比引起供求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中,商品常见的弹性主要有两大类,即弹性富有和弹性缺乏两种,弹性与总收益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商品是属于弹性富有的,价格与总收益之间呈反向变动。即可以通过价格下降来增加总收益,这类商品属于正常商品中的奢侈品,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利润增加。相反,如果商品是属于弹性缺乏的,价格与总收益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即要增加利润可以通过价格上升而不是下降来获得,这类商品是正常商品中的生活必需品,此类商品不能做到"薄利多销"。如粮食、油盐等商品。"谷贱伤农"便是这道理。考试时请把"谷贱伤农"和其它实例具体分析。
3、价格决策的应考虑的因素,如商品的成本、相关商品的价格、市场竞争上的供给和产品差异性、收入水平、时间因素等影响供给、需求关系及厂商的利润目标等等。但价格的决策主要是依据价格与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价格决策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来进行衡量的。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二)
题目: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答案在书P119-P132)
答:市场结构理论是批某种商品按市场中厂商的数量、产品的差别性、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和进入市场的难易度等进行分类的,共分为: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四种模式。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生产、价格决策有所不同。
1、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厂商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具备条件:大量的厂商和消费者;产品同质无差异;信息充分;资源自由流动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单个厂商具有一条完全无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其中厂商的平均收益线、边际收益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叠的,都是一条水平线。如书上图5-1。
完全厂商的短期均衡:分三种情况,具体在于书上图5-2三幅及对应的说明,图C、D、E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总之,可得出完全厂商的短期均衡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MC。
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的关系。若P>SAC则厂商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厂商就有亏损,若P=SAC,厂商就无超额利润,但有正常利润.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如图5-4所示,均衡条件为:MR=LMC=LAC=SMC=SAC.长期内厂商既不亏损又无超额利润.
2、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厂商均衡
完全垄断市场:P127
完全垄断市场条件:P128
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符合一般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其中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和价格曲线重叠,边际收益曲线小于平均收益曲线,并落在AR曲线下方,如书图5-7所示。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如书图5-8所示可得出,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遭受亏损,或者是不盈不亏。
完全厂商的长期均衡:如书图5-9所示,长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LMC=SMC。长期内完全垄断厂商肯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2、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厂商对价格的控制上,完全竞争企业对价格是完全无控制权,只能被动的接受价格,不能自己定价。而完全垄断厂商具有控制价格的能力,即具有独立的定价权,并在现实中,常常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者不同购买量制定不同的价格,称为采取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请依书上P131-132补充三者定义),从而来调整厂商市场供给量或不同差别市场的供给量分配。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三)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计算题部分)
1、解:依题意可得
Qd=14 - 3P
Qs=2 + 6P
解得:
P=4/3
Qd=10
依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知:
得出:
Ep=-3×〔(4/3)/10〕=-2/5
同理得出
Es=6×〔(4/3)/10〕=4/5
2、解:依题意可知
270=2X+5Y
20/Y=2/5
解得:
X=10
Y=50
答:此时,张某将消费10个X商品,50个Y商品。
3、解:依题意可得:
Mux=(X2Y2)x?=2Y2X
Muy=(X2Y2)y?=2X2Y
(1)、解:依消费者均衡公式可知
500=2X+5Y
Mux/Muy=2/5
即: 500=2X+5Y
Mux/Muy=2Y2X/2Y2X=2/5
解得:
X=125
Y=50
答:张某的均衡组合点为:(125,50)
(2)、解:依题意可知此时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500=X+5Y 即: 500=X+5Y
Mux/Muy=1/5 Mux/Muy=2Y2X/2Y2X=1/5
解得:
X=250
Y=50
答:张某将消费250个X商品,50个Y商品
(3)、解:依题意可知此时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400=X+5Y 即: 400=X+5Y
Mux/Muy=1/5 Mux/Muy=2Y2X/2Y2X=1/5
解得:
X=200
Y=40
把X=200或Y=40代入500=2X+5Y可得出Y=20或X=160,此时明显地看出加入会员后张某消费的点(200,40)要比(200,20)或(160,40)要来的合算,因此张某应加入工会。
答:张某应加入工会。
4、解:依题中Q=5LK可得:
MPL=(5LK)l?=5K
MPk=(5LK)k?=5L
因为生产者均衡条件为:
MPL/MPk=1/2即K/L=1/2
同时,依题意可知:
40=5LK
所以,解方程 MPL/MPk=1/2=K/L
40=5LK
得出: L=4
K=2
答:每期生产40个单位的产品,则该投入4个劳动,2个资本。
5、解:依题意可知
MC=TC?=3Q2+4Q+80
所以得出
TC=Q3+2Q2+80Q+a(其中,a为常数)
又已知当Q=3时,TC=290代入TC=Q3+2Q2+80Q+a可得出
a=5
所以
TC=Q3+2Q2+80Q+5
又因为:
TC=VC+FC(其中,FC为常数)
所以:
VC=Q3+2Q2+80Q
FC=5
答:总成本函数为:TC=Q3+2Q2+80Q+5
可变成本函数为:VC=Q3+2Q2+80Q
固定成本函数为:FC=5
6、解:依题意可知,(因S曲线是MC与AVC相交的交点以上的MC曲线部分)
因:STC=0.5Q2+Q+10
所以:MC=STC?=Q+1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四)
题目:联系实际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
答:消费理论是经济学中,在研究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理论,即: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和产品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主要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条件下,国民收入可以通过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来进行调节,并实现均衡。通常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常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完成。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考虑货币市场情况下,消费需求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
1、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A、凯恩思的绝对收入理论,其主要理论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且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
B、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为:消费并非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C、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以上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影响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具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收入形式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侧重。
3、 我国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为此,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者对消费理论。
A、 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函数关系,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由此,对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扩大贡献比高收入者更大。同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比较高,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B、 依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 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因为人们是依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则消费的比例会越高,从而刺激现期的消费,反之则减少,我国的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加剧了我国这几年的储蓄额增加,消费减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C、 依据以上的理论,还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消费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的品种,刺激消费;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五)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答:国家调节手段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必要条件和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政策这几个构成政策系统主体的经济政策。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其政策目标与国家经济目标是一致的。
1、 财政政策目标的基本构成及其手段
A、财政政策目标:
一是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通常是用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指标来反映的。财政政策就是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大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二是经济稳定目标。经济稳定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协调地发展,而不是出现发展速度过大的起伏波动。其二是指能够实现经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稳定。通过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失业率两个指标来体现的。三是公平分配目标。财政作为国家直接参与的分配活动,实现公平分配是理所当然的政策目标之一。 四是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B、财政政策手段:财政主要通过财政的收支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财政财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它们对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着调节作用,财政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而财政收入可以使社会总需求减少,并且它们引起的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2、 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
A、货币政策目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等。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的。当经济过热时,通过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调节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衰退时,通过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们的调节也不是简单的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而是通过货币乘数来成倍增减的。
3、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使用时,都存在着局限性,并且它们在作用强度和政策执行的阻力及作用对象上有各自的特点,国家在调控时,单独使用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使用。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中的协调模式和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不只是体现在不同政策手段的搭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两种政策相衔接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减少调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配合和搭配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
A、双扩张政策:主要是当经济萧条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税收的同时在市场上增加货币的供给量,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要有更好的政策效应,双扩张政策必须满足企业设备闲置;劳动力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等条件。
B、双紧缩政策:主要指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会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长期使用会导致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在使用时必须满足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着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等条件。
C、一紧一松的搭配政策:第一种形式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第二种形式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在财力不足和储蓄率高且市场疲软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减少财政赤字。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
上一篇:《安装工程估价》形成性考核册及4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