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威胁 防范 国外 科技优势 考核 电大 汉语专题 赤脚医生 | 时间:2024-09-20 04:54

发布时间:2024-09-20 04:54

| 人浏览

【答案】《心理学》1形成性考核册

电大文库【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第1-4章)

一、⒈亚里士多德;⒉冯特;⒊心理现象及其规律;⒋心理过程、个性心理;⒌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⒍心理特征;⒎产品分析法、作业分析法;⒏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细胞;⒐反射;⒑指向性、集中性;⒒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⒓脑、脑;⒔客观现实;⒕社会生活实践的;⒖机能;⒗弗洛伊德;⒘目的性、意志努力的程度;⒙有意后注意;⒚20;⒛个别属性;21.分析器;22.机体觉;23.反、小;24.暗适应;25.错觉。

二、⒈C ⒉B ⒊D ⒋A ⒌B ⒍D ⒎D ⒏C ⒐B ⒑B ⒒C ⒓A ⒔B ⒕A ⒖C ⒗B ⒘A

三、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⒒× ⒓√ ⒔√⒕√ ⒖× ⒗× ⒘× ⒙× ⒚√ ⒛√

四、⒈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P2

⒉个性:是一个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P18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是个性倾向性。P3)

⒊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P13

⒋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P25

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条件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P27

⒍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多次反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P28

⒎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P33

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P37

⒐有意后注意:也叫后有意注意,是从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既具有目的性,又不需要作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P39

⒑注意的分配:就是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有关对象上。P41

⒒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P45

⒓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P52

⒔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P58

⒕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P59

⒖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P69

⒗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P70

⒘知觉恒常性: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P77

五、

⒈答:我们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⑴观察法,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活动、行为和语言及其发生的条件进行观察,以研究其心理活;⑵实验法,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学生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心理规律;⑶测验法,根据预先制订的适合学生某一特定情况下的测验量表来测定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⑷问卷法,用事先拟好的书面问题,由学生进行书面回答,以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⑸访谈法,根据拟好的问题同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⑹产品分析法,亦称作业分析法,就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成果,日记、周记、作业、试卷等来研究其心理活动;⑺个案法,对学生在较长时间连续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⑻教育经验总结法,把教育工作者自己或与心理学工作者一道共同从教师的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道德品质,群体的人际交往以及良好的集体形成的规律;⑼跨文化研究法,是研究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的影响。P11~14(可简单只答方法名称)

⒉答: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在于:⑴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⑵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P27

⒊答: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原因在于:⑴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⑵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⑶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P29~32

⒋答:注意具有⑴产生适应性运动;⑵无关动作被抑制;⑶呼吸动作的变化等外部表现。P35

⒌答:注意的主要功能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及调节和监督功能等三种。P35~36

⒍答:学校教育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⑴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⑵发展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⑶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⑷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训练。P53~56

⒎答: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有:⑴注意发展的特点;⑵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⑶直接兴趣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⑷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动性增强;⑸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P46~48

⒏答:知觉可分为⑴精确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⑵模糊知觉,包括对物的模糊知觉、对人的模糊知觉;⑶错觉;⑷幻觉等四类。P64

⒐答: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⑴古籍发展的特点;⑵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⑶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等三个基本特点。P78~80

⒑答: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及表扬(批评)控制等。P53

六、⒈P16 ⒉P49~52 ⒊P80~83

七、不对。P7~9



(第5-8章)

一、⒈记忆表象、语词;⒉心理形式;⒊无意识记、有意识记;⒋前摄抑制;⒌艾宾浩斯;⒍保持;⒎1012~1015;⒏识别;⒐形象记忆;⒑情绪;⒒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⒓机械识记、意义识记;⒔7±2;⒕消退说、干扰说;⒖保持;⒗感觉;⒘间接性、概括性;⒙求同思维、求异思维;⒚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⒛无意想象、有意想象;21.客观事物、需要;22.激情、热情;23.采取决定、执行决定;24.目标、结果;25.自觉性、自制性。

二、⒈D⒉C⒊C⒋B⒌C⒍B⒎D⒏A⒐C⒑B⒒D⒓A⒔B⒕C⒖B⒗A⒘D⒙D⒚D⒛C21.A22.B23.A24.D25.B

三、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⒖×⒗√⒘√

四、⒈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或重现(回忆)的方式在脑中的反映。P86

⒉有意识记:就是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P92

⒊遗忘:就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P96

⒋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P98

⒌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啬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P110

⒍创造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时,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P120

⒎分析: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包括:一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分解出来的两种具体方式。P120

⒏概念: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P125

⒐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P127

⒑典型化:就是把某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炼出来,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重新塑造出事物的新的形象。P128

⒒原型:就是进行创造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P130

⒓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P159

⒔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趔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P160

⒕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P169

⒖避趋冲突:亦就是趋避式斗争,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对同一个目的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斗争。174

五、

⒈答:长时含有系统的信息有以下特点:⑴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⑵容量极大,以义码为主进行编码,以组块状态储存信息;⑶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物,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物,但如果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⑷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内容复述和再编码。P94

⒉答: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依据记忆规律进行有效教学:⑴在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①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②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③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④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⑤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⑥合理选择识记方法;⑦运用尝试重现。⑵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回忆的效果①利用联想;②运用推理;③正确组织复习;④适当超额学习;⑤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⑥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P103~112

⒊答:遗忘规律的研究表明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在此基础上,人们反复验证发现,学习机关报知识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3个时段,分别遗忘了42%、56%、66%。之后的1个月内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所以,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内的复习是最关键的,能达到事半功倍,过了再复习就费劲了。因而提高记忆效果的做法就是及时组织复习。58~59(电大版)

⒋答:思维和语言的联系在于: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⑵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P117

⒌答:发展创造想象的必备条件有:⑴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创造欲望;⑵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⑶原型启发;⑷积极的思维活动。P130

⒍答: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有:⑴提出问题,包括怀疑法、比较法、边缘法、迁移法和剖析法;⑵明确问题;⑶提出假设,通常解决问题有算法策略及启发策略两种策略;⑷检验假设。P133

⒎答: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展开需要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符合规律的推理能力、合理的信息转换策略等三个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适应需要法、缺点反思法、特性迁移法、逆向索求法及扩展用途法。P137 P144~P145

⒏答:可以从提高对情感的认识、创设培养情感的情境、组织培养情感的实践活动及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来促进对少年期学生的情感培养。P166~167

⒐答:教师要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首先要知道目的与动机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上,而同一动机又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目的的确定和动机斗争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在确定目的前,往往要经过动机斗争,克服内在的矛盾。相反,在目的逐步确定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引起动机的斗争,随后逐步趋于统一。P174~175

⒑答: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所以,教学中应该从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⑵发展健康的情感;⑶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⑷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⑸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五方面才能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P182~184

六、⒈P103~107 ⒉P140~144 ⒊P147~148 ⒋P163~164



(第9-11章)

一、1.心理倾向、心理特点;2.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气质;4.社会需要、物质需要;5.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6.韦氏量表、韦克斯勒;7.投射法;8.罗夏墨迹测验;9.动力特征;10.希波克拉底;1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生理机制;12.经验、思维;13.间接经验;14.加涅;15.运动技能、智力技能;16.观念性、简缩性;17.迁移;18.共同成分说;19.学习内容;20.认识倾向;21.个性心理特征

二、⒈C⒉A⒊D⒋A⒌B⒍D⒎B⒏A⒐D⒑P⒒A⒓C⒔B⒕A⒖A⒗B⒘D⒙D⒚C⒛B

三、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⒖√⒗×

四、1.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P185

2.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P191

3.信念: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P196

4.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P203

5.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逢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P209

6.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P231

7.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P96(电大版)

8.知识: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成果和手段。P241

9.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符号或名称代表的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P243

10.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活动方式。P249

11.概念同化:是在教学条件下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通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与新概念同化,产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获得概念。P245

12.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都属于这类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P250

13.共同成分说:以桑代克和吴伟士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检验形式训练说的观点,并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学习迁移之所以能产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或因素,共同成分越多,一和学习越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共同成分不仅包括刺激物方面,也包括反应方面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P259

14.学习定势:是指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课题过程中,受到先前的学习经验或活动倾向的影响。P262

15.逆向迁移:就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P258

五、

1.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的主张。他认为人的需要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最低的层次是生理的需要;再上一层是安全的需要;再上一层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对社交、归属和认可的需要,得到亲友的爱的需要;中层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尊人、受社会尊重、成就的需要;其上一层为认知的需要,如要求认识、理解和探求;再上一层为美的需要,如欣赏美和审美的需要;最上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潜能,实现个人的信念与理想的需要。这个需要层次论指明,一个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P190

2.答:教师可从三方面培养少年期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启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⑵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学习兴趣。P195

3.答:智力与创造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智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创造能力亦高,智力发展水平低则创造力亦低。智力可以说是创造能力高度发展的基本条件。P204

4.答:影响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⑴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⑵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⑶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P206

5.答:其意义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气质类型的了解,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如可依据气质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亦可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P223

6.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以学校教育为条件,提出了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的不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这一分类对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分类中未能包括动作技能、行为规则、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因此缺乏说服力。P229

7.答:布卢姆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类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并且每一项内容都是以先前获得的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对有效的教和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P230

8.答: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鉴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如何对待每门课的要求和任务;如何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如何;学习时注意是否集中;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和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是充满信心和决心坚持到底,争取成功,知难而退、畏缩不前;怎样对待奖赏与责备、表扬与批评;在竞赛中力求获取名次是为集体争荣誉,还是一味为自己争名夺利,以致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排挤对手;竞赛后是胜不骄、败不馁,还是胜则骄、败则馁或败则妒;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如何等。P236

9.答: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采取下列几个方式和措施:⑴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⑵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⑶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⑷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⑸教师的评价、表扬与批评的作用。P238

10.答:可在教学中创设以下几个条件:⑴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⑵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⑶运用变式和比较方法;⑷提供适当的实例;⑸用准确的语词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⑹在实践中运用概念。P246

11.答:教学中应以: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依据技能难易的不同程度,采用集中练习或分散练习;依据技能的性质和复杂程度,选用整体法或部分法;充分利用反馈的强化作用等方面组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运动技能。P252

六、1.P216 2.P254~P257 3.P261~P263 4.P244~P246





(第12~15章)

一、1.群体的支持作用、订合同感;2.团结、认知一致性;3.认知态度、情感4.群体、成员;;5.相似性、竞赛;6.维护的职能;7.监督型领导、参与型领导;8.知识与生活技能、生活目标;9.两极性、情境性;10.生理成熟、社会化;11.品德优良型、品德过错型;12.控制作用、调节作用;13.转化、稳定;14.生理原因、社会文化原因;15.专业性、理论、专门的技巧;16.咨询机构、门诊;17.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18.归因心理分析;19.协同活动;20.正确性、行为准则;21.攻击动机

二、⒈B⒉A⒊D⒋D⒌C⒍D⒎C⒏A⒐B⒑C⒒B⒓D⒔A⒕B⒖B⒗C⒘D⒙B⒚C⒛D21.C

三、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⒖×⒗×⒘√

四、1.集体:是群体群体的高级形式,是实现有意义的共同社会目标、共同的活动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P266

2.群体规范:就是群体形成以后,为了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这种带有约束性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P271

3.人际交往:就是人们为了互相交流思想、意见、感情等,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沟通。P281

4.心理的年龄特征: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P286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P293

6.道德与品德: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品德则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内容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P303

7.健康的心理:就是在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与其年龄特征相适应,没有异常、缺陷或疾病的表现。P328

8.强迫癖:就是对别人施加压力,强迫别人服从和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P333

9.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的技巧,以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作为沟通形式,对遭到心理困扰而又无法自我排解的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化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从而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一种专门技术。P335

10.学习障碍:就是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P344

11.人际交往障碍:就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沟通或者缺乏沟通的技能与愿望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P346

12.心理卫生:就是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与增强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人的心理疾病发生的技术。P349

13.心理诊断: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和为表现所进行的检查。P352

14.心理置换法:就是教育者在心理上与心理问题的学生互换位置,并以心换心,满腔热情地对他们进行帮助、疏导,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克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P354

15.社会强化法:就是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行为的结果对自身产生的不良作用,使他们正确地分辨是非并改正错误行为的方法。P355

五、

1.答: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在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同龄群体,这种形式是青少年获得自尊、支持、关心、爱护等社会化交际能力及学习成人自立的一种方法,做为教师对待非正式群体不应视其为"小圈子"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消极措施,而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它在正式群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P265

2.答: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影响力,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建立自己的威信:⑴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人师表;⑵关心学生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提高,并有良好的效果;⑶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懂得学生的心理和教育规律,讲究教育和教学方法,有较好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⑷不断在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而且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对工作充满乐观而饱满的愉快情绪,遇到困难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镇定,交往中始终保持文明行为和文明语言。P279

3.答:班集体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有四种:⑴教师与学生保持赣交往,效果较差;⑵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⑶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但也让学生之间保持交往,效果较好;⑷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进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好。P281

4.答:社会化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有:⑴学习知识和生活技能;⑵学习并遵照社会规范行事;⑶树立良好的、积极的生活目标。P285

5.答:少年期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⑵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⑶求知欲强烈。P290

6.答: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转化为道德动机,通过道德动机选择行为方式,并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引起相应的道德行为。从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作用来看,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包含了从道德意识形态至道德活动形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体现品德形成的过程。但是,一次性的、不经常的道德行为不能作为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品德形成过程仍需继续进行,即所表现的道德行为还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或他人依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作出判断和评价。P306

7.答: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五种:⑴教育说服法;⑵情感陶冶法;⑶实践锻炼法;⑷榜样教育法;⑸自我教育法。P320

8.答: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有:⑴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行动盲目;⑵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⑶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⑷不良的行为习惯。客观原因有:⑴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⑵社会上的不良风气;⑶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缺点。P323

9.答:人们通常结合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及社会文化原因等因素综合考察心理健康。P334

六、1.P269~P276 2.P300~P301 3.P353~P357

七、1.P353~P356 2.P340~P342.

答案有错

上一篇:《心理学》1》形成性考核册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