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判断题)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 ||||||
[第2题](单选题) 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下列哪一项内容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 ||||||
[第3题](判断题)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 ||||||
[第4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不包括包括 | ||||||
[第5题](判断题)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 ||||||
[第6题](判断题) 境界说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指西方哲学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 ||||||
[第7题](判断题)“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尚书》。 | ||||||
[第8题](单选题) ( )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 ||||||
[第9题](判断题)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所以属于“大文化”。 | ||||||
[第10题](单选题) 关于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11题](单选题) 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化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当时的外来文化,先是西域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等,其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深的是 | ||||||
[第12题](判断题) 文化传统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 ||||||
[第13题](判断题)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不象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 ||||||
[第14题](判断题)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 ||||||
[第15题](判断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到了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 ||||||
[第16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第17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第18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19题](判断题)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 | ||||||
[第20题](判断题)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 ||||||
[第21题](单选题)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 )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 ||||||
[第22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用蒙文创造的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 ||||||
[第23题](单选题) 从哪一时期开始,以郡县制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产生,这种新的专制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末期。 | ||||||
[第24题](单选题)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不包括 | ||||||
[第25题](判断题) 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化,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 ||||||
[第26题](单选题) 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27题](判断题) 佛教四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也称“四圣谛”。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 | ||||||
[第28题](单选题) 关于道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29题](单选题)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是 | ||||||
[第30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第31题](判断题)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 ||||||
[第32题](判断题)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又加上“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 ||||||
[第33题](判断题) 民族的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它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即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二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民族性,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国的民族主体意识。 | ||||||
[第34题](单选题)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核心是 | ||||||
[第35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36题](判断题) 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还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 ||||||
[第37题](单选题) 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两次:一次是汉唐时期,一次是 | ||||||
[第38题](判断题)“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 | ||||||
[第39题](判断题)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 ||||||
[第40题](单选题) ( )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促进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过度。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