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反向圆曲线的组合,成为S型曲线。 |
|
|
2.在较长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较陡的坡段放在底部,接近坡顶的纵坡宜适当放缓一些,这样的线形行车比较舒畅。 |
|
|
3.爬坡车道是在纵坡大于6%的陡坡路段于正线行车道一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
|
|
4.两相邻路段纵坡变化小时,竖曲线半径要尽可能大些,避免竖曲线长度过短。 |
|
|
5.缓和曲线是指直线与圆曲线或者半径不同的圆曲线相互连接时,为适应汽车行驶轨迹曲率变化所采用的半径逐渐变化的过渡曲线。 |
|
|
6.当汽车在双向路拱外侧(不设超高)行驶时,行驶离心力方向与重力分力方向相一致,此时为防止侧向滑移,可用计算相适应的限制车速 |
|
|
7.上坡路段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超过设计通行能力时,可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
|
|
8.高速公路的定线,采用以曲线为基础的定线方法较为合适。 |
|
|
9.长度大于200m的竖曲线,当其前后坡度的代数差绝对值小于0.5%时.可将竖曲线分成四等分,两端各1/4段采用前后坡度值,中间2/4段采用前后坡段的坡度代数平均值。 |
|
|
10.凹形竖曲线的设计以改善纵坡的舒顺性、保证行车视距为依据。 |
|
|
11.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
|
|
12.在较长的直线路段,可以在短距离内出现凹凸反复起伏或中间暗凹的线形。 |
|
|
13.根据高速公路专供汽车高速运行并全部设置立体交叉和控制山人的特点和功能,它在接近城市时必须撑握“近而不入,远而不离”的原则。 |
|
|
14.横向力系数的选用应考虑汽车在弯道行驶时对行车的力学稳定性,不用考虑乘客的舒适程度以及汽车燃料和轮胎的消耗情况。 |
|
|
15.高速公路的平面定线中,在遇到村镇时应至少远离500m。 |
|
|
16.长度不足200m的竖曲线,按其长度各半分别采用其前后的坡度值。 |
|
|
17.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地形条件很困难或受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 |
|
|
18.两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直接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曲线。 |
|
|
19.对于高速公路的线形,应尽量多采用长直线,减少和避免采用曲线。 |
|
|
20.在纵断面设计中,主要是选定纵坡度确定纵坡线以及设置坚曲线两项。其目的是要求把纵面线形诸要素组合成汽车行驶平顺舒适、视觉连续、路表圆滑的线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