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一、简答题
1、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
答: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 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 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地位?
答: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理性 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 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二、论述题
1、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答:“是”、“在”、“无”构成了是本体论研究存在问题的三种形式。“是”是语言的逻辑界 限,人们是靠着“是”来逻辑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逻辑联结词,通过“是”人们才在思想中建立起“抽象的同一 性”,并由此开始进行思想的分类、命名,使得思想和语言有逻辑界限,能够清楚明白。
“在”指出了事物的自身同一性,是一种非逻辑理解的对象,当我们说一个事物“是”的时候,其 实就已经认识这个事物,哪怕是仅仅给它命名,也已经包含着对这个事物的一定认识了,而这样一来,这个事物就不再是单纯的“在者”,而变成“是者”了,实际 上人们只能认识“是”,所谓“在”并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它超出了语言的逻辑界限,但还没有超出语言的语言界限,人们依靠领会等内心体验和现象来思 想,具体理解“在者”的存在。
“无”即非存在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三种不同内容:事物中的虚空部分;个体事物未有之前和既终之后的情况;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最高本原。它指向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
2、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
答: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就是逻辑分析。要彻底消除哲学由于模糊而造成的混乱,就必须建立以现代逻辑为基础的理想的人工语言,而要建立这样的理想语言,就必须确定这种语言的哲学意义或认识意义。他们普遍认可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日常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所以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他们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强调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由此提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
三、论述题
1、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试从这角度,分析一下“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休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答:“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论”是建立在形式逻 辑基础上的,逻辑必然性就成了是论所演绎的哲学原理体系的真理性的依据,以求实为终极目标的概念论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在西方概念论哲 学中,科学真理就是由逻辑组织起来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它靠的是概念及其体系。以“是论”为根基的西方概念论哲学固然因其和科学的密切关系而被人称许,但进 入21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出现了科技异化所造成的战争威胁、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全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概念论哲学也有它的弊端。
“在论”同样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在的角度来理解being,也就是返回事物 本身,也就是不再以是者还是非是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标准,而认为在者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在者之在的更大意义在于其精神性的或价值性的作用。正 是有此在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我们才能超越是者所构筑的逻辑经验世界,而突入到非逻辑非经验的世界,也就是回归到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它的作用:一是重 新理清存在的地基,一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事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 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道论”超越了有无对立的无就是道,对一切既不执着与无也不执着于有,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 界。老子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宇宙论和本题论的角度看,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二是从宇宙万物的本性来说,道是世界万物终极本质或者自然规律。它的意 义:拒绝绝对存在而只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态哲学是有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二、 它主张有生于无,即存在本身具有某种缝隙或者分存在的特性,因而养成了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达观性格和逍遥山水的心态;三、它主张一切皆变,贯穿了辩证法思 想。
2、《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所谓“诚”是指由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所谓“明”是指由穷理之学所得到的知识,“自诚明”是说,首先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致死后;“自明诚”是说,首先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二者殊途同归。
儒家的理想是“穷理”与“尽性”的统一,但是,求仁与求知是不统一的,这样,儒家历史上就出 现了明显对立的两个派别:一派主张自诚明,即把求仁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主观的内省体验为依据来扩充道德,然后再达到求知;一派主张“自明诚”,即把 求知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即物而穷理,然后再通向道德。这两派都曾以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再加上后来受到争夺道统正传的意识形态干 扰,从而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上一篇: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