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
1.关于湖湘学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湖湘学术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最为突出的部分。
B、. 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
C、.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
D、.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学人以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究天地本源,思人生真谛,探历史规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传承有序的学术思想、学者群体和知识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E、.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2.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C、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D、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3.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
B、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
C、屈原对宇宙天道、天人关系、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湖湘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
E、从西汉起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这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4.关于贾谊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B、屈原和贾谊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C、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D、.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5.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B、柳宗元在刘禹锡 “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C、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D、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6.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
A、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B、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C、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D、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
7. 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A、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
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
B、干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
C、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
D、 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
8.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B、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 《五峰集》、 《皇王大纪》等。
C、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D、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9.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B、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C、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D、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10.关于王夫之,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A、王夫之早年为抗清救亡而颠沛流离,中年以后,隐居治学,潜心著述,留下了一百多种、四百余卷、八百多万字的著作。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广泛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政治、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
B、王夫之治学的初衷在于希望总结出明王朝灭亡的教训,继而进入到全面系统批判总 结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他认为要总结教训,匡正时弊,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宋明以来思想文化界的崇无蹈虚倾向,使被宋明理学玄虚化的形而上之道重新回归到具体的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来。由此可见,王夫之思想的最大特点在崇实黜虚。
C、 王夫之批判继承了张载的气本论的思想,明确提出“道器一体”的宇宙本体论。
D、 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并以此来建构他的人性论思想体系。王夫之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这一见解,突破了传
统的片面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或是片面以人的自然物质属性为人性的观点。
E、 王夫之将人性视为与“习”相结合的建构过程,把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不会自动发生,必须依赖于主体的“存诚”功夫。
11.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注重春秋大义,严格夷夏、人禽之防和君子小人之辩,力主经世致用的政治社会思想,弘扬湖湘学术中深厚久远的民族主义精神;
B、传承和弘扬以“体用一如”、“心性互释”为特点的湖湘学术精神;
C、强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与浩然独往、不囿于陈见的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学风。
D、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12.关于湖湘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B、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时期,湖南教育都处于原始状态,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尚未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施教人员和固定的施教场所。
C、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王室教育和贵族教育制度,庶民的“分业而教”也比较兴盛,并出现了申叔时、屈宜臼、屈固、屈原等教育家。
D、东汉时期,桂阳郡(今郴州)是湖南地区教育最为发达之地,出了不少儒学人才。如桂阳人刘常,被称为“当世名儒”。
13.关于湖湘文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B、张天翼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C、叶紫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D、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
的。
B、.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C、.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阻山隔水的环境中,湖湘文化独辟蹊径,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D、.古代湖湘盛行巫风巫术,民间存在泛神祭祀。随着文化的演进,其中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今天已经消失了。
2. 以下哪些内容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
A、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
B、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创立了理学。
C、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D、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3. 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的事例有
A、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D、. 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4.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
A、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 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B、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C、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D、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5.关于湖南的历史沿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B、秦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C、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D、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6. 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 “屈贾之乡”、“潇湘洙泗”。这是因为:
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7.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
B、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D、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E、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
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8.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B、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
D、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
E、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9. 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 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E、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F、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10.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被认为是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有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 F、秋瑾
11.关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有
A、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B、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 《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C、蔡和森在赴法勤丁俭学期间,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
D、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与上海、北京、南京和省内各地建立联系,发行《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界》、《新青年》等书刊,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湖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E、.章士钊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所著《论中国政党内阁当应时发生》、 《何为政党》等政治论文,对当时关心政治制度改革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促进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