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赤脚医生 优秀典型 理性情绪 情绪疗法 三个阶段 标杆管理 少数民族 省份 | 时间:2024-09-15 03:54

发布时间:2024-09-15 03:54

| 人浏览

【答案】电大《心理学》(专科选修)期末综合练习题及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

道德感: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无意识:是个体未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退化:个体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自身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动作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运动、活动为内容的记忆。

功能固着: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升华:把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或是把消极情绪所引发的力量转移到积极方面。

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原型启发:从类似事物中受到启迪,从而发现所要创造的新事物的形象、构成部件,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等。

合理化:又叫自慰法或文饰,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

晕轮效应: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特征上,从知觉到的信息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 1789 B. 1897 C. 1879 D. 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B )。

A. 弗洛伊德 B. 冯特 C. 艾宾浩斯 D. 马斯洛

3、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谈话法

4.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B )。

A.构造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5.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心理活动层面问题的心理学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心理学

6.( C )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强化 D.操作活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B )

A. 理解性 B.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8.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D )。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

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C )。

A. 9±2   B. 8±2  C.7±2  D. 6±2

10.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1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D )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觉阈限 B.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 A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1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

14.学生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它无关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种现象体现的知觉特性是(B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 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6.观察力是构成( B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

17.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B)

A 情绪记忆 B 语词逻辑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C )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9.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 D )

A.衰退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压抑理论 D.干扰理论

2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D )首先创立的。

A 艾宾浩斯 B 费希纳 C 斯滕伯格 D 弗洛伊德

2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是(C )。

A.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22.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体现了思维的( D )。

A.概括性 B.选择性 C.分配性 D.间接性

23.当人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说明想象具有( B )。

A.预见作用 B.代替作用 C.补充作用 D.反馈作用

24.儿童在解决把数字8可以分成多少时主要采用的思维是( A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求同思维 D.直觉思维

2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A. 提出问题 B. 提出假设 C. 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26.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C )。

A.能动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变化性

27.学习时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提醒自己“集中注意”、“不要分心”,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 C )。

A.情境想象法 B.自我奖惩法 C.自我暗示法 D.记录法

28.学生在专心听讲时,会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这属于注意外部表现中的( B )。

A.生理运动的变化 B.无关运动的停止 C.适应性运动 D.貌似注意

29.“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种观点属于解释情绪的( A )。

A.外周理论 B.丘脑理论 C.动机——分化理论 D.认知理论

30.“人在森林里看到狗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狗熊却不产生恐惧。”这种现象符合( B )。

A.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 B.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C.情绪的进化理论D.情绪丘脑理论

31.儿童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能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动作受鼓励、应该做,哪些行为动作受责备、不应该做,这体现的情绪情感的功能是(D )。

A.迁移功能 B.动机功能 C.感染功能 D.信号功能

32.激情是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的出现带有(C )。

A.感染性 B.突然性 C.爆发性 D.紧张性

33.( D)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A.排除忧郁 B.自信 C.积极的认知方式 D.积极的心理暗示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是哪种动机冲突(B )

A. 双避式冲突 B. 双趋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式冲突

35.挫折的构成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 B )。

A.挫折情境 B.挫折认知 C.挫折反应 D.三者一样重要

36.“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等,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D )。

A.转移 B.抵消 C.补偿 D.合理化

3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

A. 尊重 B. 求知 C. 自我实现 D. 安全

38、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 D )

A. 对象性 B. 动力性 C. 多样性 D. 社会性

39.下列不属于动机功能的是(C )。

A.激活功能 B.指引功能 C.选择功能 D.维持功能

40、皮亚杰指出,儿童行为存在着自我激发的现象。当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时,他们会重复地操作当交通警察、开设医院或“过家家”的游戏。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可以由(D )激发。

A. 生理性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内部动机

41、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趣具有( D )

A. 稳定性 B. 效能 C. 指向性 D. 广度

42、美国心理学家( B )不赞成斯皮尔曼过分强调G因素的作用,强调能力由一群不同的原始能力组成。

A. 桑代克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弗农

43、西方第一个提出有关智力测量重要思想的人是(C )

A. 特曼 B. 高尔顿 C. 斯坦福 D. 韦克斯勒

44、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45、某人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喜怒形之于色,遇事缺乏思考,其气质类型属于( A)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46.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B )

A. 抑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胆汁质

47、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 D )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喜欢刺激的性格特征。

A. O型 B. A型 C. B型 D. T型

48、著名人格心理学家( B )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性格类型学说。

A. 斯普兰格 B. 荣格 C. 弗洛姆 D. 奥尔波特

49、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A)模型,并据此编制了人格问卷。

A. 3因素 B. 4因素 C. 5因素 D. 7因素

50.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特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

A. 需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51.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由(C )实现的。

A. 试误 B. 强化 C. 顿悟 D. 同化

52.( D)是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

A. 奥苏贝尔 B. 班杜拉 C. 桑代克 D. 布鲁纳

53.(B )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4种主要原因。

A. 海德 B. 韦纳 C. 阿特金森 D. 马斯洛

54.提出“道德认知发展论”的心理学家是(B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刘华山 D.班杜拉

55.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最重要的是( D )

A.提高道德认识 B.丰富道德情感 C.增强道德意志 D.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56.提出“爱情三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

A.皮亚杰 B.荣格 C.斯滕伯格 D.艾森克

57.下列不属于堪布斯特质标准的特质是( B )

A.积极的自我观念 B.待人民主和平 C.恰当地认同他人 D.主观经验丰富

58.有机变换是心理防卫形式的一种,下列不属于有机变换的是( C )

A.回避法 B.自慰法 C.倾诉法 D.补偿法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4.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语言功能方面,大脑左半球占有显著的单侧化优势。(√)

5.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7.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8.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0.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11.感觉属于感性认知阶段,知觉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12.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13.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14.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15.感觉和知觉是先后进行的,先有感觉,然后才有知觉。(×)

16.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

17.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8、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19.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形式。(√)

20.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效果并不影响。(√)

2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视觉或语义编码为主。(×)

22.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

23.由春天想到繁荣、从苍松翠柏想到意志坚强,这些现象体现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

24.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快得多。(×)

25.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26.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

27.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28.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29.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30.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31.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有差异。(× )

32.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求优,发散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异创新。(√)

33.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

34.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

35.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36.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

37.保持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注意的其它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作用的。(×)

38.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

39.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

40.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

41.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

42.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43.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

44.“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情境想象法。(√)

45.“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人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6.“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

47.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48.所谓“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具有随意性。(×)

49.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

50.情感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51.汤姆金森和拉扎勒斯提出了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52.情绪三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动机三个因素的制约。(×)

53、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4.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55.意志行为的基础是行为的目的。(×)

56.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

57.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执行。(×)

58.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59.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

60.“既想吃肉,又怕发胖”,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避式冲突。(×)

61、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62.完成较高难度任务时,要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动机水平最好处于较高水平。(×)

63.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

64.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6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6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

67.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

68.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

69、技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不同表述形式,这三者是等同的。(×)

70、能力的强弱与完成活动的产品质量速度之间是正相关。(√)

71、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72、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73、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7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75、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76、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

7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

78.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 )

79.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80.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远大于非智力因素。(×)

81.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

82.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 )

83.恐惧是个体在面对情境并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感情体验。(√)

84.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自己与他人有相同的倾向,即把他人的特征投射到自己身上。(× )

85.一般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86.病态心理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87.疏泄疗法就是让来访者倾诉心中的烦闷和心中的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躯体或精神发生疾病。(√)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感受性变化的形式有哪些?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

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8种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3.简述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

(1)排除忧郁。改变认知角度;合理释放情绪;改变行为方式;调换环境;休息。(2)学会制怒。要有一定的心理容量;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3)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4)消除紧张与焦虑。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方式。

4.什么是能力测量?能力测量有什么特征?

能力测量凭借的是有一系列能引起个体反应的项目所组成的标准化量表,通过给个体每一反应项目的评分,并与经过大量取样而获得的常模加以比较来间接地推定个体的某种能力水平。能力测量有三个特征:定量化、间接性和代表性。

5.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知觉恒常性。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认知因素有哪些?

认知结构的限制;迁移的作用;定势的作用;策略选择;功能固着与变通;原型启发。

7.简述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交流信息,丰富思想;协调行为,提高效率;以人为镜,认识自我;排解情绪,心理保健。

8.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意志总是与行为相关联,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故称意志行为。意志行为的特征有:人类行为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自觉确定行动目的,是人意志行为的最基本特征;随意运动是意志行为的基础。人的意志行为是由意识调节下的一系列随意运动组成的;意志行为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为总是与克服困难密切联系的,这是其关键特征。

9.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理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10.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三)注意的分配,指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其条件 :(1)多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也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影响因素:(1)原来注意紧张度和活动的性质;(2)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3)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11.简述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评性。

12.简述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可以创造条件促进道德的发展;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巨大的刺激作用,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他把人们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前道德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每种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共形成六个阶段,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定向阶段、“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

13.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获得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也称为学习。影响识记的因素有:识记的方式(信息的编码方式),如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多以语义类别编码方式进行;识记的类型,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较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识记的目的任务;识记的方法;当前活动的内容与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学习的程度,识记者的态度、情绪等。

14.简述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形成动机、拟订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将拟定的计划付诸实施,从而达到既定目的。

15.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同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但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首先,两者表现个性特征的角度不同。性格是从个体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来表现其个性特征;而气质则是从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与灵活性、强度与平衡性及趋向性等方面来表现个性差异的。其次,两者可塑性程度不同。气质可塑性较小,变化较缓慢;而性格可塑性较大,虽然相对稳定,但较易改变。最后,两者的社会意义不同。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直接体现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社会内容与社会意义,本身具有社会评价的好坏之分。

气质与性格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表现,在性格特征形成的快慢速度和表现方面,无不明显地带着各自气质类型的特点;另一方面,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影响着气质,甚至渐渐影响一个人某方面气质特征的改变。

16. 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克服羞怯心理?

(1)丢下包袱,即不要怕在交往中做错事,说错话,要认识到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尽管不令人愉快,但错误是可以改正的。(2)增强自信心,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3)解决害羞的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必要时要强迫自己或请求他人督促自己进行交往活动。只有在不断交往中总结经验教训,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才能逐步摆脱害羞心理。

五、案例题(20分)

1.李娟从偏僻的农村小镇考到某大城市一所名牌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完毕,她的成绩排在班上倒数第十名,加之与同宿舍其他女生相比,没有什么特长,心中极其自卑,自此忧闷伤感,不能自拔,一年以后,主动要求退学。请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李娟要求退学的原因,并提出帮助她摆脱困境的建议或做法。

2.小学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请问:(1)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这种做法符合什么心理学规律?

3. 心理治疗方法和治疗步骤;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案。


答案有错

上一篇:电大《现代教育原理》 期末综合练习二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