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音乐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2.理解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3.理解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4.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一、音乐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
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感知能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以及音高辨别能力等。
学前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作为一个音乐的表现者,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另外他们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是指儿童将音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能力。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能力,建立在学前儿童对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分辨音乐音响效果的能力,体会乐曲表现的情绪情感的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等。
二、美术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造型、美术欣赏等方面,其中儿童绘画史最有代表性的活动。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分为本能直觉期(0-2岁)和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时期(2-7岁)两个阶段。其中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的特点是:儿童更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而忽视作品的形式;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儿童评判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三、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1.兴趣指引: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原因。
2.注意力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上,没有什么外在的干扰可以阻碍他们,而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尽情体验游戏的愉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
4.自由性:他们是自由的、主动参与的、无拘无束的,没有外在的、多余的规则,游戏也没有实现目标的压力。
5.假象与真实的转换: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
6.人与人(物)的交流:人与人(物)的交流游戏中非常普遍。
7.各方面能力的延展:游戏能在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一个发展的支架,使其在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和与他人合作方面延展自己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很多,如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可分为机能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从活动内容来划分,可分为动作技能游戏、认知游戏、社会戏剧游戏、结构游戏等。
1.社会性游戏的发展:
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独自游戏(2-2.5岁):儿童独自一个人游戏,即使有其他人在场,也不与他们发生任何联系;而且儿童之间从事着不同的游戏活动。
平行游戏(2.5-3岁):儿童在一起从事相似的游戏,但彼此之间没有社会互动。
联合游戏(3.5-4.5岁):儿童们在一起游戏,彼此的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合作。
合作游戏(4.5岁以上):儿童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或满足同一个需要,在合作中一起游戏。
2.操作性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通过操作物体而进行的游戏称作操作性游戏。经历了从简单的摆弄到能够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从无意识的摆弄到有效的探索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中:无目的的游戏、功能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
无目的的游戏(0-1岁):皮亚杰认为处于1岁以前的婴儿的游戏本质是唯乐的,没有目标的。他们只是希望通过控制玩具获得快感。使用方法也是没有目的、随心所欲、无法预测的。
功能性游戏(1-3岁):儿童能慢慢关注玩具或物体的特征,慢慢知道玩法,因此能根据特征和功能来使用。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使用的刻板化。
结构性游戏(3-6岁):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即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到了4岁左右,结构性游戏成了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结构性游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想象构造、模拟构造和创造构造三个阶段。
3.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象征性游戏是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根据象征性游戏的水平可分为装扮游戏和角色游戏。
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指的是儿童装扮的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他们自己是装扮行为的行动者。
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指的是儿童把其他物体或人当作装扮行为的行动者。
序列性装扮游戏:当儿童的装扮行为具有连贯性时的游戏被称为序列性装扮游戏。
角色游戏: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学习目标:
理解个性因素(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性别化)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
儿童心理发展到达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就形成一种整体的、稳定的、有特点的精神面貌,这就表明个性形成了。心理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
个性这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合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三种典型的婴儿的气质类型包括: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有类型的差异,没有好坏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都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应该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二、学前儿童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具有社会意义,它是表现一个人能精神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
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具有如下特点: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三、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概述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我意识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认识。
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识和评价。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状态。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对身体的认识: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名字与身体联系
对自己行动的认识: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支配自己的动作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3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4岁儿童开始出现了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如下: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四、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入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就是儿童性别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
1.儿童的性别概念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部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别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性别恒常性: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2.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时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