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考核 电大 汉语专题 赤脚医生 优秀典型 理性情绪 情绪疗法 三个阶段 | 时间:2024-09-18 15:43

发布时间:2024-09-18 15:43

| 人浏览

【答案】《监督与监察》形成性考核册春

电大文库【监督与监察】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电大文库【监督与监察】形考作业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B 4.B 5.ABD
6.AB 7.AC 8.ABC 9.D 10.ABC
二、简答题
1.简述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要保证国家制度的民主性质,必须在权力运作层面设置选举和监督规则。
  第二,监督制度是保证现代国家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和手段。为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国家管理方式,其中关键的环节和手段便是监督。
  第三,监督制度是防治公共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和蜕变,减少腐败现象对政治、经济、文化、资源配置等领域的破坏,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把权力置于经常、有效的监督控制之中。
2.简述西方国家代议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代议机关对政府的监督可以分为工作监督和法制监督两大类。工作监督主要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经常性的了解、评价、检查与处理。法制监督包括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的违宪审查和督促执法,目的在于维护法制的统一,促进依法行政。
  第一,对财政收支预、决算的审核和批准。这主要指审核和批准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即"钱袋监督权"。预算监督在于限制政府收支的数额和范围,决算监督在于审核政府收支是否符合预算项目和额度。
  第二,对政府重要人事任免活动的监控。政府的重要人事任免须经权力机关同意和通过,这在世界各国都是一致的。
  第三,对政府重大内政外交事务的监督。首先,政府享有的行政立法权限由权力机关赋予或委托,故行政法规或法案需代议机关审查批准后方可生效。其次,政府缔约或宣战必须在事前或事后获得代议机关的通过或承认。
3.简述我国古代监督权运作的特点。
  第一,监控系统相互关联。一是以监察朝官为主、监察地方为辅的中央监察系统。二是以监察地方官员为主、监察中央派出机构为辅的地方监察系统。三是负有特殊使命的特殊监察系统,如监察宗室、财政、盐铁专卖、军事事务的系统。
  第二,灵活性与法制性的配合。
  第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
  第四,谏议作补充。
三、论述题
1.试述分权制衡论。
  分权作为一种政府组织结构的原则,是由洛克在总结英国政制基础上明确提出的。他从自然法理论出发,从新兴资产阶级的角度着想,为了削减王权,把国家权力分成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又称联盟权),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必须由不同的机关来执掌。另外,他还提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和协调。
洛克的局限性是他忽略了司法独立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洛克的分权论主要是一种阶级分权。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政治自由只存在于国家权力不被滥用的地方。他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实行职能性分权。他以洛克的分权说为基础,明确地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性质、范围、内容、归属和行使规则。孟德斯鸿已把国家权力明分为三,重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重权力内部的分工与制约。
? 其历史局限性为他对共和政体持反对态度;否认广大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主张扩大贵族参与立法的程度;偏袒行政权等。



  汉密尔顿在美国的建制实践中,对分权与制衡进一步作了解释、发挥和补充。提出国家权力一分为三只是相对的分治,在某些场合和某些时候可以允许权力间的局部的必要的混合。例如,总统对国会的法案有否决权,但立法机关又可复议;总统对官吏有任命权,但要征求参议院参议员的意见和同意,国会有质询、批评和弹劾高级官员之权;司法机关有审判权和违宪审查权,但国会也参与部分司法活动,总统和国会联合起来任命法官。主张三权严格划分之时,要设计一种利益和动机的平衡,以保持三种权力不是绝对分立,而是彼此在权力对比上处于均势。首先,要设立孟德斯鸿所提的两院制,造成国会内部的自我约束;其次,要加强行政部门的权威和效率,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再次,要让三权中最弱的司法权独立,即法官终身制、法官工资法定、依法审判、违宪审查等。
? 汉密尔顿的分权与制衡主张里面,权力运行中的制约和监督均带有双向性。

  托马斯·杰弗逊从防止专制和暴政考虑,认为代议民主制不仅要重点限制总统和司法机关的权力,议案应由两院来审议,而且要用州的权力限制联邦中央的权力,并像约翰·弥尔顿"地方自治"思想主张的那样,尽可能把国家权力分散到州和州以下地方政府中去:联邦立法、行政、司法平行分权制衡,中央和州、县、区纵向分权制衡。以为实行这样的体制,既可缩短人民同政府之间的距离,收人民监督、控制政府之效;同时实行地方自治,发挥民众参与的主人翁精神,对一切侵害公共秩序的现象作斗争,减少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 在杰弗逊的"双重分权"里面,阶级分权的含义淡化了,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提高管理效率意义上的权力分工加强了。
2.试述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监督理论。
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监督理论的要点如下:
  1)严格中共党内民主生活中的各种监督制度。
  严格中共党内监督,毛泽东主要是从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着手的。他号召全党同志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时和已经胜利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对思想和肌体的侵蚀,经常"扫地"和"洗脸",不应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尤其强调要发扬民主集中制,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互相结合,不搞个人说了算。他还主张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针对官僚主义习气和骄傲自满情绪导致的党的组织和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指出中共除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领导,实行严格的监督,不要以为党的先进性足以免除民主监督。邓小平反复解释和强调,共产党需要并且必须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党内民主监督,二是人民群众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无论哪个方面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
对于中共党内监督,邓小平强调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以避免虚监和弱监。严格中共党内监督,邓小平在毛泽东民主集中制主张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中,进一步阐明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2)在党际关系中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主张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建国后,在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中,毛泽东力主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存。在中共"八大"上,毛泽东还提出让民主党派议政督政,认为要唱对台戏,唱对台戏比单干好。
针对中共党内一些同志对互相监督的疑虑,邓小平在中共"八大"等若干场合阐述了"互相监督"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党外的民主人士能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易提供的监督,能发现工作中的一些错误和缺点。他说:"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间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
  3)党政职能适当分开,加强中共对国家机关的政治领导性监督。
  坚持和改善中共的领导,关键在于不能以党代政。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曾指出:"党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威权,政府的威权却差得多。这是由于许多事情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权机关搁置一边。......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错误方法,是要避免的。"
共产党要在民主政治基础上对政权运作实行监督,检查督导政府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办实事,这是邓小平关于中共领导的一个重要主张。改革开放之后,他更加强调执政党同其他参政党、社会团体都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强调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确定不同权力系统之间的合理分工及其相互关系,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4)在建立、健全专门监督机构的同时,把各种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早在1950年6月,邓小平就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这之后,毛泽东在许多正式场合讲到要完善党委会制、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在中共"八大"中,邓小平还建议"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改革开放之后,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蔓延,他提出在加强教育和惩治的同时,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5)关键在于加强对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新中国建设初期惩办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时,毛泽东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邓小平告诫中共党员干部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要搞党风建设,要过好权力关,谨慎地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取信于民。
  6)完善人民监督的有效方式。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先生谈及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兴衰周期率"问题时,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视民众在反官僚主义、反贪污腐败方面的监督作用,发动和鼓励广大群众批评、检举、揭发和控告。
  在中共党风廉政建设中,在民主政治发展中,邓小平总结党和国家民主历程的经验教训,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借鉴中外经验正确地实行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为此,他强调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激励民众政治参与。论及民众如何参与管理和监督时,他特别指出:一要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的范围和程度,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制,特别是各级党代会和人代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二要充分发挥报纸等传媒的批评作用,完善舆论监督。三要认真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制度,尊重和保障民众的自由与合法权益,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权利。四要发挥人民政协、群众团体参政、议政和督政的功能,以便让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保持生动活泼的局面。



电大文库【监督与监察】形考作业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D 8.AB 9.AB 10.A
二、名词解释
1.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独立审核和稽查有关公共管理部门或公共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会计账目,监督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
2.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根据私人或社会团体的请求,依法定程序将其行政机关管理的不涉及保密的信息公开宣布,或者允许查询和查阅。
3. 行政赔偿:
  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过程中,因行政侵权行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实际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4. 伦理约束:
  指依据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主要是通过公职人员内在的信念、省悟和社会的舆论力量发挥的自律和他律作用,促使伦理道德标准内化为公务员个人的认识、情感、品格、信念和习惯,培养和完善个人的行政伦理人格,从而督促公务员在从事各种公务活动中,运用正确的伦理准则对事物、事件、社会状态以及个人的行为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使公务员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5. 行政金融监管:
  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依照法律和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的监视、督促、控制和宏观管理。
三、问答题
1.论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道德在实践中的特点。
  第一,国家利益至上。
  资本主义社会都以利己主义为原则,但规定政府及其公务员则不能从利己主义原则出发来从事管理,而必须遵循管理的自然属性和规律性,顾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二,力倡廉洁。
  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赚钱发财是人们的主要追求和社会崇尚的风气,以至于赚钱似乎就是人的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但在公共管理领域,为了避免官员将公共权力运用于赚钱发财的私欲,采取各种措施倡导官员为政清廉,抑制官员"经济人"的冲动和腐化,却是各资本主义国家自本世纪初以来公务道德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又尽量满足各级公务员的物质生活要求,实行稳定、体面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以此作为补偿。
  第三,道德法制化。
  这由两方面因素促成。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否定"人治",实行"法治",强调依法行政;二是由于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有与社会道德相悖之处,只依赖社会舆论、公务员自身的信念和习惯等来维持显然不够。当代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大都让公务道德上升为行政法规,增强其可操作程度,以便更强有力地约束官员。如美国政府制定了(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政府道德法》,成立了廉政署;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制定了《公务人员行为准则》;墨西哥、菲律宾、巴基斯坦、韩国等制定了公职人员道德法或条例。日本在1999年8月制定了《国家公务员伦理法》(法律第129号),在2000年3月又颁布了《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政令第101号)。
  第四,广泛的公开性。
  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权限、管理程序、业务范围和经费开支,在遵守保密法的前提下一律公开,对官员的批评与惩处一律公开,政情通报定期公开,以提高公务活动的透明度,为行政道德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条件。
  第五,严格的监督。
  公务员的道德品行也是监察的重要对象。美、日等国在政府机关各部设有廉政或伦理监督官。某个官员品行不正、违法乱纪或不公正的行为暴露,官员本人要么引咎辞职,要么受警告、减薪、停职、免职等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当然,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也有权进行申诉或诉讼。
2.试述我国行政道德约束的实践特征。
  第一,中共和政府以及广大民众不遗余力地维护行政管理领域的优良传统和民主作风,要求公务员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开拓进取,抵制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了许多进步的新的价值观念,如政务公开、民主参与、注重实绩、平等竞争、诚实信用、依法办事以及领导就是服务等。
  第三,在极少数公务员中,还存在着以权谋私为主的个人主义,对党和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严重官僚主义,目无党纪国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主义,贪图名位、权力、金钱、美色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官本位观念。权力的行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及在这个一环境中的组织结构与程序。观念上的混乱,是非标准的模糊,错误的价值取向,组织体制的弊端,程序的不科学,以及极少数公职人员被扭曲的心态,都极其恶劣地污染着行政道德的环境,冲击着对二权力的伦理约束的堤坝。
  第四,中共和政府对行政道德的建设倾注了精力,但也还存在一少些不足,如重政策轻法制,重一般规定轻权限界定,有关规定在实施中相应的制度措施滞后。当然,这些问题都在防腐反腐的实践中逐步地加以解决着。
  第五,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共和政府在中共党员干部中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教育,努力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以此督促并保证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在时代的前列。
3.试述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中国推行的公务员制度,在确定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时,充分考虑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有:
  第一,公务员要维护政府声誉和国家利益。公务员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团体,不得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参加罢工,在外事活动中不得作出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情。
  第二,公务员应具有廉洁、忠诚的品德。它要求公务员不得贪污受贿,不得挥霍浪费,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压制批评和打击报复。
  第三,公务员应当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它要求公务员依法办事,服从领导,不得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
第四,严禁公务员以权谋私。它要求公务员不得以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不得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另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还规定公务员不得失职读职;在国内公务中不得收受礼品,不得接受管理相对人的宴请,不得参与公款支付的文娱活动;不得参与赌博、色情和吸毒等等。
电大文库【监督与监察】形考作业三:
一、判断题
1.×
  两者是有区别的。司法审查主要是指普通法院通过普通司法程序,在审查和判决涉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案件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在缺少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参照行政规章来判定涉案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并相应作出维持或撤销的活动。而违宪审查,其主体要么是普通法院,要么是宪法法院。违宪审查的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对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活动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对宪法诉愿的审查、对政党违宪的审查、对选举违宪的审查、对国家机关之间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限争议的审查。
2.×
  关于检察权与公诉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学术界一般公认,现代检察制度产生于西方,而西方的公诉制度始终与检察制度相伴而生,不可分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是如此。检察权一般可称之为公诉权,两个词几乎同义。"在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权基本上属于公诉权,而且主要是刑事案件的公诉。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等国,检察权的基本内容也是公诉权,但其范围比较广泛,作为公诉准备的侦查权也被视为公诉权的范围"。
  而在前苏联及一些受前苏联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权被视为法律监督权,权限不限于公诉权,范围更为广泛。我国的检察制度包括公诉制度是在参照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改造发展而来,就我国检察权的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五项:公诉权、公务犯罪侦查权、逮捕权、诉讼监督权、非诉讼监督权。所以,在我国公诉权只是检察权内容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
1. 第一,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第二,对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活动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第三,对宪法诉愿的审查。第四,对政党违宪的审查。第五,对选举违宪的审查。第六,对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限争议的审查。
2. 特有原则包括:(1)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和反诉的原则。(2)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则。(3)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4)复议先置原则。(5)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3.中国人民检察院的职权、监督范围:第一,法纪监督和经济犯罪监督。第二,侦查监督。第三,审判监督。第四,刑罚执行监督。具体方法:第一,提起公诉。第二,审查批捕。第三,自行侦查。第四,纠正违法行为。
4.中共党内监督的主体:第一,党员监督。第二,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第三,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第四,党的委员会监督。第五,党委常委会监督。第六,党委组织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中共党内监督的内容:第一,宗旨监督。第二,作风监督。第三,纪律监督。第四,廉政监督。
5.民主党派的监督是指各民主党派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其中主要是对执政的中共和政府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活动贯穿于参政议政和沟通服务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1)参政议政过程中的民主监督(2)社会沟通与服务过程中的民主监督(3)通过三种制度会议开展民主监督。一是民主协商会,二是高层座谈会,三是双月座谈会。
6.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主要是:(1)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根据不同阶段监督工作的需要,制定党的纪律规范、政治生活准则和监督办法,并以有效的党纪党规作依据,对检举、控告、揭露和暴露出来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2)通过列席会议、参与评议等途径来实施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3)检查、督促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协助党委抓好党风。(4)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论述题
1. 第一,对行政处罚不服的。第二,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第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第四,认为行政机关以不作为的方式违法的。第五,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第六,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第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第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2.第一,坚持中共的领导。第二,实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其合作共事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人民政协、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职务。第三,各政党有共同的纲领和目标。第四,各政党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五,有一条明确的处理党际关系的政治方针。
(以上两道论述题的回答要求适当展开)

  
电大文库【监督与监察】形考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民监督:指的是公民依据主权在民原则和宪法规定的权益保障对公共管理的行为和项目所开展的监督。
2、知情权:又译了解权、知晓权或获知权,广义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情报的自由;狭义指获取官方信息情报的权利。
3、连续性批评报道: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批评对象持续进行的批评报道。这种报道往往不断运用新的事实,从新的角度、新的层次反映和报道被批评对象的最新变化情况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进而造成集中、突出的批评效果,促成问题的解决。
4、参政权:主要指的是个人参与政权运作过程中所必备的选举权、创制权(立法提案权)、复决权、罢免权和公决权,以及参与管理权。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权利。
  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权利大致可概括为下述六个方面的内容:(1)自由权。主要指的是人的基本的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自由、秘密通信自由、集会与结社自由、迁徙自由等。(2)平等权。主要指的是公民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和宗教信仰而一律具有平等的社会政治地位;公民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处理和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公民的资格和参政议政的机会平等。(3)参政权。主要指的是个人参与政权运作过程中所必备的选举权、创制权(立法提案权)、复决权、罢免权和公决权,以及参与管理权。(4)生存发展权。主要指的是已被法律承认的健康权、社会保护权、正常家庭生活权、教育与文化权、公民团结权和劳动权,以及未被法律完全承认的权利如住房权、生存环境保护权等。(5)民主监督权。主要指的是公民有对公共管理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有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公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进行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6)权利保障权。主要指的是公民享有法律援助权、防卫权和法律安全权,以及非法不得被逮捕和被惩罚权等等。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保护知情权的原则。
从一些发达国家知情权制度的若干规定看,保护公民知情权必须遵循4个原则:(1)公开情报原则。依法公开情报作为政府部门的义务,具体讲,一是要定期真实地公开,二是要有官方情报出版物,三是要建立出售情报出版物制度和查询检索制度。(2)同等获取的原则。政府文件资料属公共财富,任何公民具有同等享用的资格。公众可用三种途径了解和取得政府文件:政府公报;政府登记或报刊、文件索引;依请求取得。(3)政府负举证责任的原则。公民对官方文件的了解无义务说明,政府若拒绝提供,必须负责证明所依据的理由。(4)司法救济原则。含要求复议;要求修改和更正;要求保护个人隐私;要求赔偿等。
3、简述中国舆论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广、方式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共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方针政策的监督;二是对民主法治的监督;三是对社会问题的评议。其监督的形式有:反映舆论;把握舆论方向;通过各种批评性报道,引起反响,声张正义。
4、简述我国新闻自由的内容。
中国大陆的新闻自由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政治的范畴。第二,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对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作出及时、正确报道的自由,并有权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信息,通过社论、评论、记者述评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意见。第三,公民依法通过新闻媒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建议、愿望和态度,且依法享有出版自由。第四,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自由。
总之,中国的新闻自由作为公民享有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督政的一个重要途径,坚持为现代化事业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从根本上讲,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各国新闻调控的主要途径。(P422-P424)
各国进行新闻调控的主要途径有:
(一),政府调控。主要体现在:第一,制定新闻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第二,设立新闻、出版等管理机构负责对新闻媒体及其传播行为的行政管理;第三,设立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中心、新闻发言人、新闻公报或提供独家新闻等控制公务新闻信息源;第四,出版刊播权和广告经营权以及书刊和电子传媒市场的准入等的审批和许可;第五,新闻媒体经营的税务管理;第六,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第七,示意新闻机构扣发或禁发。
(二),法律调控。设计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新闻法;一类是散见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安全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条文。
(三),政党和集团调控。
(四),行业自律。新闻传播的行业自律,主要是通过新闻业内部的新闻事业道德、受众评议、新闻奖的评选等来体现。
2、试述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答案见教材P462-464,按照上课时讲的回答即可。

答案有错

上一篇:《监督与监察》形成性考核册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