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改革的含义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理解行政改革应注意:
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
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公共事务。
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
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行政改革的原则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
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
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
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三、行政改革的取向
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
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
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
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
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四、行政改革的阻力
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
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
3、行政系统内部的阻力。
4、传统的保守程度。
五、行政改革的动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
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3、社会演变的要求;
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
六、行政改革的对策
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
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七、政府再造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型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政府再造的十条原则: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3、竞争型政府—将竞争机制引进服务当中去。
4、有使命感的政府—转变规则导向型组织。
5、结果导向型政府—按结果而不是按投入进行拨款。
6、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
7、企业家政府—挣钱而不是花钱。
8、预防型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10、市场导向型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八、新的政府模式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了四种新的政府模式:市场政府模式、参与政府模式、解制式政府模式和弹性化政府模式。
1、市场政府模式
市场政府模式就是运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改革政府,以达到以较少的施政成本并缔造一个良好的政府的目的。
2、参与政府模式
参与政府模式强调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这种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1)参与管理;(2)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3)对话民主;(4)公有社会。
3、解制式政府模式
解制式政府模式是通过解除政府规制的方式来发挥政府的潜力与创造力。这里解制是指解除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而与经济政策无关。
4、弹性化政府模式
弹性化政府模式是指政府有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地回应新的挑战。弹性化政府不将政府部门当做永久性的组织,而是一种临时机构。
九、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
1、向民主行政的嬗变。
2、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电子政府的出现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它彻底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改变了政府封闭式的、单向式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政府与顾客互动的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3、市场机制和民营化的引进。
政府效率低下是因为缺乏市场机制。行政改革引进市场机制主要是在公共服务部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即公共服务民营化。民营化就是原来由政府独家向社会、社会组织和公民生产和提供的公共服务,转变为由市场、私营部门独家或与政府联合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