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赤脚医生 优秀典型 理性情绪 情绪疗法 三个阶段 标杆管理 少数民族 省份 | 时间:2024-09-16 14:08

发布时间:2024-09-16 14:08

| 人浏览

【答案】电大《邓小平理论》教学重点: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掌握几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历史探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历史探索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一些重要论述,后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也曾经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重大失误,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符合实际,制定的方针政策也是正确的。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八大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成。这个时候,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两个不同概念,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混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界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界限,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1962年以后,阶级斗争问题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本来意义的认识,也导致了我们对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任务认识上的混乱,这种认识上的混乱,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在谈到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科学成果。这一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基础,就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估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等特点,因而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长期的。从此出发,把过去我们党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改为实现小康,这种对国情和社会主义长期性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基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种提法中,孕育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1986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方面特征作出比较科学的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特征的初步揭示。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前提以及这一阶段存在的长期性,揭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再一次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意义,说明了这一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基本纲领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科学论证,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的同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我们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

  要明确:在这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目前所处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改变这种不发达状况所必然经历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需要大约100年的时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长期性,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其次是由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生产力落后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先有后有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确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对长期以来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的错误的纠正,但并不是说阶级斗争不再存在。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基本路线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 基本路线的意义

  党的十四大上,党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十七大又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对这条基本纲领加以完善,进一步补充了社会建设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这个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展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纲领。

答案有错

上一篇:电大《现代农业新技术》教学辅导:第二章 作物种质资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