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颗粒物
是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
2.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4.酸雨
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5.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气体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6.温室气体
能使地球大气增温的微量气体组分,称为温室气体。
7.除尘
从废气中将颗粒物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称为除尘。
第六章重点教学内容一
1.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干燥清洁空气)。
2.对流层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3.对流层中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天气现象,如雨、雪、霜、雹、云、雾等。
4.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在对流层聚集,大气污染主要也是在这一层发生。
5.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6.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
7.按污染物排放空间分为高架源和地面源。
8.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为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
9.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主要是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
10.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11.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氟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12.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第六章重点教学内容二
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植物,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伤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伤斑,这是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特征,后期叶脉也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
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氮化物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但不损害气孔附近的细胞,而是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的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性氟化钙沉淀于局部,从而干扰酶的催化活性,阻碍代谢机制,破坏叶绿素和原生质,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后变成深褐色。
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到达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密集的红棕色、紫色、褐色或黄褐色的细小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
第七章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土壤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2.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3.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4.生物迁移
是指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有效态重金属,并在植物体积累起来的过程。
第七章重点教学内容一
(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
肥料结构不平衡,是影响肥效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
平衡施肥需在测土的基础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物吸收的特点施肥,并不是仅靠化肥的配置结构所能奏效的。因此,它需要社会有良好的技术服务,并与使用者的良好科技素质相结合才行。
(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
施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还能补充土壤的钾、磷和优质氮源,如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
施肥技术不当,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撒施和追肥期不当,是形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深施技术是避免化肥损失的关键。
(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
灌溉技术的优劣与化肥流失关系很大。中国的灌溉技术以传统的地面漫灌为主,并在向管道灌溉、滴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过渡,其中水的利用率与化肥的流失率很相关。地面漫灌引起土壤化肥流失的量是惊人的。
(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第七章重点教学内容二
(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 综合防治是应用生态学为基础的害虫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一种把所有可利用的方法综合到一项统一的规划中的害虫治理方法。
(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首先要对症下药,农药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因防治对象不同应所所不同。
(3)制定农产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 制定农药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并根据人们取食习惯,制订出各种作物与食品中的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量。
(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 农作物种类不同则对各种农药的吸收率也不同。
(5)发展开发新农药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农药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七章重点教学内容三
土壤环境的基本特点是
(1)土壤环境的物理学特性及其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2)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土壤环境中的络合-螯合平衡体系;
(4)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
(5)土壤的酸碱平衡体系;
(6)土壤环境中的生物体系。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为
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与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50-60℃)等农膜新品种,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
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的塑料增塑剂,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
土壤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样,主要成分为:生命有机体部分,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等;非生命无机环境部分,即太阳光、能、大气、母质、地表形态及土壤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等。
第七章重点教学内容四
土壤生态系统结构
达到稳定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即土壤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主要层次构成:(1)地上生物群体层,(2)土被生物群落层,(3)土被底层与风化壳生物群体层。
受铬污染的土壤,是通过植被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土壤铬污染后,Cr(Ⅵ)的毒性在低浓度时就非常高。水稻各部分组织器官对铬的残留积累量有很大差异,其顺序是根铬>茎叶铬>糙米中铬。
由于铅在土壤中固定为难溶性铅的能力较强,因此,通过食物链而引起人体铅中毒的现象极少。铅污染土壤后,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呼吸强度有一定的影响。铅对幼苗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铅抑制了幼苗对营养吸收和使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阻。
第八章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固体废物(简称废物)
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废弃之不同的剩余物质。
2.无害化
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
3.减量化
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另外一方面是采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4.资源化
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者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达到使固体废物重新利用的目的。
5.生污泥
从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叫生污泥,含有挥发性的物质、病原菌、寄生虫、重金属以及某些难分解的有机毒物。
第八章重点教学内容一
1.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很多,按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2.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谢性废物。
3.固体废弃物按其危害状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弃物。
4.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进行减量化。
5.影响堆肥的因素很多,主要归纳起来有有机质含量;水分;温度;碳氮比;C/ P;pH几方面。
6.卫生填埋应是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垃圾最终处理方法。
7.卫生填埋主要有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作业法三种填埋方法。
第八章重点教学内容二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1)完善和改造生产工艺,(2)发展物质循环工艺,(3)进行综合利用,(4)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我国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技术政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第九章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环境监测
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
2.农业环境监测
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用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监测活动。
3.综合采样
是指一个采样单元的多点位样品的混合水样。在农业环境监测申,综合采样法可用于多污水源汇入同一灌区的污水负荷监测。
4.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排放源的污染物的限量阀值和配套措施所作的技术规定。
5.环境质量标准
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是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
6.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环境质量目标,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一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二是控制排放总量。
7.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标准化活动中,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制定一切环境标准的基础。
10.方法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以试验、分析测试、抽样与统计运算为对象所制定的方法标准。
第九章重点教学内容
1.农业生态监测,主要是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监测。
2.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一样,按管理目的分为常规监测、科研性监测和特种目的监测三种。
3.决定布点质量的三要素为区域、点数和点位。
4.水样的采集法,分瞬时采样法、混合采样法、综合采样法三种。
5.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凡饮用水源、湖、库,每月采样一次,每年12次。
6.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江河在丰、平、枯三水期采样,每期采2次,每年6次。
7.畜、禽饮水分丰、平、枯三水期采样,每期只采一次,全年共采三次。
第十章重点教学内容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那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等。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依据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的,通常高于或等同于同行业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控
(1)土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性状,合理配施有机、无机肥料。
(2)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即将工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实现能量和物质的高效综合利用。
(3)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以食用菌为纽带,实现秸秆的增值利用。
(4)污水净化和农业综合利用,利用农业措施(如土壤),既处理净化了污水,又将其中的养分加以回收利用。
(5)小流域综合治理。
(6)旱作农业技术等。
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关键技术是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涉及的过程和操作主要包括:种苗选择,外源物质处理(浸种、包衣剂、生长素等),肥料使用,病虫害控制等。与这些操作有关的材料来源、性质、数量是栽培技术规范的重点。
(1)种苗选择 绿色食品生产栽培的种子和种苗 (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是无毒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
(2)外源物质处理 严禁或限制使用对生物或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促进植物生长。
(3)提倡在农业系统内实行轮作、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和其他轮作套种模式是提高光热水等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危害的有效种植模式。
绿色食品养殖业关键
(1)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畜禽作为品种 和作物生产一样,在繁殖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品种遗传基质的损失,保持遗传基质的多样性。
(2)根据牲畜的生活习性和需求进行圈养和放养 给动物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清洁的水源。
(3)关于动物的繁殖方式 同样是基干动物权利的考虑,有机农业规定不允许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后代,严禁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育种。禁止给牲畜预防接种(包括为了促使抗体物质的产生而采取的接种措施)。需要治疗的牲畜应与畜群隔离。不干涉畜禽的繁殖行为,不允许有割畜禽的尾巴、拔牙、去喙、烧翅膀等损害动物的行为。
(4)畜禽饲料应该是无污染方式下生产的饲料 有机农业标准对常规生产的饲料占总饲料量的比例、喂养时间等都有较详细的规定。
(5)饲料添加剂 是为了满足饲养动物的需要向饲料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有关有机农业方式中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品可以参考欧盟的有关标准。
(6)养殖业中的疾病防治和药物使用是绿色食品畜产品生产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
绿色食品加工业关键技术
(1)加工原料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这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在有机农业的有关规定中,要求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而且所有的普通成分在出售时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清楚地加以说明。
(2)应保持食品加工外部设施(库房、废物堆放场、老设备存放场、地面景观和停车场等)和内部设施(加工、包装和库房等)的环境清洁。
(3)建议采取生态和物理措施灭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绿色食品的周围地区禁用汽化杀虫剂、有机磷、氯代烃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5)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污染物的污染,而且应简便、实用,提倡使用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包装材料。产品或外包装上的印刷油墨以及商标粘着剂都应是无毒的。
下一篇:暂无